桦甸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咱们村梅妮故事汇桦甸8岁女孩上小学
TUhjnbcbe - 2021/8/4 17:44:00

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刊头题字姚景林第期

主播梅妮

桦甸:8岁女孩上小学六年级□贾立民慕野

亲爱的听友们:

大家好。我是梅妮。今天我们来分享年12月28日发表在吉林江城晚报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桦甸8岁女孩上小学六年级》。本文作者,贾立民、慕野。今天我们来重新回顾这篇励志故事,旨在激励那些正在辛勤努力的学子们。

“我愿意学习,也愿意玩儿,总怕比不上别人,比不上别人,我会哭鼻子。我写字速度慢,有时爱马虎。爸爸说,可能是年龄小的关系,在大些就好了。我一定要考上最好的大学。”这番话出自桦甸市永吉小学六年一班学生王衎秋之口。

王衎秋五周岁,上学前班,8周岁就上了小学六年级,被人们传为神童。为此,记者专程赶往她所在的学校进行了解和采访。

据六年一班班主任崔燕介绍:“王衎秋是8月份从外地转来本校的。来时只是感觉她有点小,大眼睛挺可爱的,其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这孩子非常单纯,有什么话都愿意跟老师说,喜欢围着老师转。就是刚批评过她,不一会儿她还会来到老师的身旁。她自尊心较强,比别人爱哭鼻子,非常正直,如果有同学做了什么坏事,她发现后能够及时和老师反映并教育人家。

有一次有一个同学抄别人的作业,她报告了老师,那个同学不承认,她找来证人和人家理论,并告诉人家做错事要勇于承认。因此,通过长时间的接触,同学们都由衷的喜欢这个率直的小妹妹,并愿意和他来往。

她的数学非常好,每次都能打90分以上,语文差些,写字的速度较慢,生字、生词掌握的较好,作文能够把事情叙述的清楚。阅读分析能力稍差,可能是和生活阅历有关,但是读课文时声音特别美。上课时基本上都能专心听讲,偶尔有时愿意摆弄自己的手指,老师发现后看她一眼,她马上就会停下来,可能是由于年龄小的关系,过一会儿她还犯。

由于她长得小,老师尽量不安排她做值日生的工作,可是她总是主动去干,绝不特殊化。有一次,学校组织高年级学生去看电影,老师说用自行车带她,她说什么也不同意,一直自己走。”

最后,崔老师还告诉记者:“王衎秋并不是什么神童。据她了解,王衎秋之所以能够如此,都是她父亲多年培养的结果。她父亲特别关心她,经常到学校来了解情况,但从没见他接送过王衎秋。”

听完崔老师介绍后,记者随之又对培养出神童的父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沟通后,记者又在学校见到了王衎秋的父亲王守君。当王守*出现在记者面前时,眼前这个长相和穿着都很普通的人,很难与培养出神童的那个人联系起来。

王守*在吉林省地质勘探局队工作。爱人娄德芳在桦甸是在造纸厂工作。二人于年结婚,年几乎是同时下岗。下岗后,夫妇二人靠做一些小生意维持生活。年,第一个女儿因脐带缠脖刚出生就夭折了。年剖腹产生下了王衎秋。王守*今年43岁,年与吉林市联合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由于自己的书念的不是很好,他觉得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也像他一样。特别是婚后就和妻子商量,绝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得到了妻子的认同,根据平时对亲戚朋友家的观察,王守*认为,为数不少的家庭,在对孩子的培养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为了不重蹈覆辙,他经常去书店和图书馆,并不断的买书看,了解当前最适合的教育方法来充实自己。

当得知妻子怀孕后,他就开始按照书上介绍的胎教方案进行胎教,并且极其注意。妻子怀孕期间的各方面营养为以后打基础。王衎秋出生后,他又不断的买来关于培养幼儿的书籍,按照上面介绍的方法做。但他不是死搬硬套,而是让王衎秋在玩中加以引导启迪,让孩子在玩出乐趣的同时,又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积木拼图是王衎秋小时候最愿意玩的,王守*就总是陪着她玩儿。但不是乱玩儿,而是摆出一些图形后让她加以分辨,并协助她摆一些。她能独立摆好后就加以表扬鼓励,让她有一种成就感。到夏天时,王衎秋到外面玩时喜欢和泥。王守*从不阻止并加入进去,用泥捏出一些小动物。让王衎秋学着捏。王衎秋不但引导观看王衎秋学习,还积极的鼓励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他的自理能力。王汉秋不到2岁时,就已经能自己穿衣服穿鞋,并且能够用两种方法系鞋带。

在王衎秋3岁时的那年夏天,王衎秋一家三口要到街里去玩。王衎秋见爸爸妈妈都骑自行车。她也要骑自己的小三轮车。出发前,王守*告诉王衎秋要去骑车可以,但必须得自己骑回来。王衎秋高兴的答应了下来。可是回来时王衎秋却说啥也不想骑了,并当街哭起来。当时王衎秋的妈妈看不过去了要骑车带着她回来,王守*毅然阻止了爱人,告诉王衎秋说到就要做到。

“来时,你不是答应过自己骑回去吗?”王衎秋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自己骑回去了。回到家后,王衎秋大大的夸奖了女儿一番。

年秋天,王守君夫妇的小生意日渐火起来,无暇照顾王衎秋,便把她送进了长托。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刚从幼儿园被接回的王衎秋吃过晚饭,王守君问起她在幼儿园都学了些什么,观看王衎秋背了几首儿歌,其中有一首多字的王守*照书一看,竟然一字没错。星期一,王守*送孩子时,向阿姨询问是不是幼儿园特意教的。阿姨说:“不是。只是领着念了几遍。”

得到老师的答案后,王守*没有回家,直接去了一位做校长的朋友处把衎秋的情况,向校长朋友做了介绍,那位校长朋友告诉他:“小学的学前教育是要以口头表达为主,少写。”

从那以后,王守*在王衎秋5岁之前没怎么操之过急,只是多给王衎秋读书。0年末,王守*觉得孩子已经5岁了,要让她多开阔些视野,接受一些好的教育,就和妻子商量后,放弃了以相当不错的生意,一家三口到了北京。

到北京后,王守俊夫妇在亲戚开的塑钢厂工作,把孩子送进了朝阳区的一所小学上学前班。那时王守*已经开始感觉到孩子如果一级一级的念下去,要耗费很多时间。他想用自己想的很久的一套方法在女儿身上做一下实验。1年初,孩子放寒假,王守*就开始不上班,在家教孩子。没想到的是。孩子的接受能力特别强,学的也很轻松,二十多天就把小学一年级一学期的课程全部学完了。王守*觉得孩子小,为了能让他适应学校的学习氛围,就没再交下去。开学时和学校协商后,王衎秋直接进了小学一年级。二学期上学后,出色的王衎秋给了父亲一颗定心丸,期中和期末考试都拿了双百。

王衎秋的成绩增强了王守*摸着石头过河的信心。那年暑假,王守*又利用一暑假的时间,把二年级的课程交给了王衎秋,王看秋开学就跳到了三年级。2年寒假时,王看秋又学了三年级二期、四年级一、二期的功课,开学后直接上了五年级。此时的王守*觉得孩子的接受能力很强,按学校正规课程学有些慢,孩子边上学,他在家里又把五年级的课给教完了。开学两个月后,王守*和校长提出要让孩子上六年级,校长告诉他,孩子学习成绩虽然很好,但心理承受能力还差一些,最好不要操之过急。

年,受非典影响,王衎秋的学校停课了。王守*趁着不能出门的时间,又把六年级的课程让王衎秋学完了。暑期刚过,王守*觉得孩子大了,在哪上学都无所谓了。再加上夫妻双方父母年纪都大了,也需要他们在身边照顾一家人,又回到了桦甸市。

王守*把孩子送到已经开学了的初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王守*还告诉记者,孩子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后,初一稳定一年念完直接进初三,而后就不再跳级了。

对一个孩子能够在寒暑假学那么多东西,并逐步的跳级,王守*一定有好的方法,记者让他透露了一些。王守*介绍说:“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寓教于乐,注意启发。孩子学的东西不是硬灌进去的,也不是硬教出来的,而是培养他的学习兴趣,引导他自学。该玩玩并陪她玩儿,该学学不限制她,让她自己发挥。”

随后他又介绍了几种学习方法,数学:例如32减8就可以有很多方法,可以看32里有几个8。得出有4个的答案后去掉一个得24。还可以用12减8加20,2减8不够减时,在30减6等方法。在他的启发下,王衎秋自己研究出了10减8加22,8减2得6,再用30减6的方法。王守*从不讲例题,而是引导王衎秋自己去研究例题,并且要把每道题用多种方法去求解答案。

他经常在走路时或者玩儿时突然提问题,提高王衎秋的反应能力。比如从前面数数是8,在后面数数是12,一共有多少个数等等。语文教生字时,他会让王衎秋把新生字相近的字找出来加以区别,再把偏旁提出来,重新组织,看能组多少,再拿这个字组词,组完词再造句。并经常领孩子到书店买书,鼓励她读课外书。

王守*从不阻拦孩子玩儿,只要她掌握时间。玩具多是买一些益智类的和能够锻炼身体的,他特别注意孩子的身体锻炼,跑步、跳绳、转呼啦圈。王衎秋只有8岁时呼啦圈一次能转0多个。可以说王衎秋的每一步成长,都伴随着王守*的心血。

近几年,由于王守*要教孩子学习,多数时候是靠妻子赚钱维持生活。微薄的收入除了生活,还要经常买书,不但给孩子买书,随着孩子求知欲望的不断扩展,王守君也要给自己买书学习充实自己,以便去满足孩子更高的要求。这样的生活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但夫妻二人没有丝毫怨言。

采访就要结束时,应王守*的热情邀请记者前往他家去认门。王守君的家完全可以用寒酸来形容,屋内的陈设相当的简陋,但在地上的一个炕柜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个炕柜已被改成了一个大书柜。打开一看,记者不由得为之一振,里面可以说是装着王守*家里这些年为何贫穷的见证?记者大概数了一下,学习用工具书有40多本,家庭教育用书30多本,教育指导孩子用书多本,教孩子学习做为参考用书及资料0多本。孩子看的学习方面的益智类的科普方面的书0多本。

王守君家在经济上是贫穷的,但在精神上却是富裕的。

(内容来自《江城晚报》文字根据梅妮讲述整理)

诵读梅妮梅妮,国家一级播音员。大连市朗诵艺术协会会员、大连市语言艺术学会配音专业委员会会员。因为热爱朗读,所以更想把美好的文字通过有声语言,传达给喜欢朗读的朋友们!传递正能量,让爱洒满人间!给梅妮点赞

咱们村

年2月11日创刊

咱们村地球村-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无论您来自北国的小镇,还是南国的边陲;也无论您是生在东海渔乡,还是西漠村庄;无论是身在天涯海角,还是远在异国他乡,《咱们村》永远是您温馨的港湾;拿起您的笔,述说一下乡情、乡音,描绘一下家乡的美丽,讲述一下温情的故事,回忆一下曾经的难忘……

编辑亚静

《咱们村》编辑部投稿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咱们村梅妮故事汇桦甸8岁女孩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