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桦甸市,提到地标性建筑物,人们津津乐道的,南有清水绿堤文化广场,西有抗洪纪念碑,东侧,便是以餐饮文化为主、婚礼文化与种植采摘为辅的大型景观建筑——太乙生态园。比起前两处地标,太乙生态园既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做底蕴,更兼具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它远离喧嚷,坐落于城市东郊,巨型石雕打造的门廊上,“太乙生态园”的招牌雄浑厚重,引人瞩目。曲径通幽,古典神秘的庄园混合着泥土的芬芳和现代气息,为金城桦甸平添一抹瑰丽的神韵,为充斥烟火气的餐饮业带来一股诗意的清流,闭塞的小城因此多了一道鲜活的人文风景线,继而成为打造“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城市新坐标。
年3月,一个春日的午后,笔者走进太乙生态园,见到了新一代掌门人——青年企业家*楚恒。跟随他的讲述,尝试潜入太乙文化的根部,触摸一个家族奋进的脉搏,追溯一部荡气回肠的奋斗史,仰望创业者那一腔散发出智者光芒的风骨。
命运不是辘轳:创始人高桂珍的故事
*楚恒办公室的案头放着两本书,一本是经营管理方面的工具书,一本是张仲彦执笔的传记《命运不是辘轳》。后一本书的主人公正是*楚恒的奶奶——太乙生态园创始人桦甸市著名巾帼企业家高桂珍。
*楚恒
*楚恒很自然地谈到了奶奶。
今年73岁的奶奶一生充满传奇。上过电视出过传记,经历过失败也取得过耀眼的成就,历经危难,这个只上过小学一年级的平凡女人用超凡的魄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界神话。
高桂珍出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干过砖厂临时工、油房力工、食堂炊事员、养过猪、搞过基建,男人吃不消的力气活她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在油房当力工时,曾经在12小时里,一个人端簸箕上料斤!工作强度让身强力壮的男人瞠目。高桂珍凭着过人的意志和远见,在40岁时去森林里烧炭五年,用最原始的劳作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之后,创立了闻名遐迩的塞丽木雕工艺品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企业高峰时期聘用残疾员工达到50余人,她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