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7日,《江城日报》以“创新,擦亮“青字号”招牌为题整版报道了我市共青团工作。报道从团中央改革拉开序幕入手,共青团吉林市委即刻铺开“时间表”和“线路图”,开启了“共青团改革”模式为方向,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我市共青团工作。
青春正当时“邂逅”改革进行时
*有号召,团有行动,是共青团这个由*领导和缔造的青年组织积淀90多年的精神特质。《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一出台,共青团吉林市委便迅速行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全市发展大局上来,蹄疾步稳、有序有力地推进改革。不论是将“青年文明号”再提升,还是把“青年志愿者”再延伸,江城的团组织已开启将“老品牌做新”模式;不论是“1+”工作的启动,还是“8+4”工作的落实——江城的团组织已迈上了将“新品牌做响”的征程。要让共青团离青年更近,让团对青年的服务更实,让团员的模范作用更强,让青年对团的工作更有话语权——改革的目标很明确,增强广大青年的获得感就是共青团吉林市委在“改革时间”里的主攻方向。
今年,是我市“十三五”开局之年。“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市团组织全面推进共青团改革与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征程同期开启,这就意味着,要用青年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要用青年文明号队伍的锐意进取,要用团组织服务青年创业就业的巨大力量,要用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的智慧汗水,助力城市转型升级,助力打造旅游文化名城、新型产业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助力加快建设创新吉林、法治吉林、生态吉林、开放吉林、文明吉林和幸福吉林,助力加速迈向富裕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大都市。
在传承中创新关键词:杰出青年和青年企业家
青年经济主力*再添新活力
市看守所女子监区中队中队长边洪波、市公安消防支队化肥厂中队副中队长高伟伟、市君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习珈维、市棋盘生态农业集团董事长冯利伟……这些在各自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青年人都有统一的称号——我市杰出青年、杰出青年企业家。
近几年来,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着优秀青年的示范作用,组织开展了“团青携手?梦想未来”活动,通过讲述自身故事,总结创业经验,提升广大青年的战略思维、精神境界和国际视野,鼓励广大青年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发展。他们重视推动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为有困难的青少年献爱心,与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青年子女开展“春暖童心”活动。他们建立“伙伴家园”,为新兴的青年社会组织提供有形的服务,对青年社会组织进行全面的指导,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他们整合现有的社会资源,全方位的覆盖青年群体,发挥青联的带头做用,培养更多的青年社会组织,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建立起团组织与青年社会组织之间有效的协作机制。在他们的努力下,成立了吉林市青年联合会北京、广州异地分会,吉林市青年香港同乡会3家异地优秀青年组织;推进了高新北区投资新建60亿元BT项目、天福昊商业综合体项目等千万元以上项目10项,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2.9亿元。
在“改革时间”里,这样一个组织、一群青年人,将在服务我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更加奋力拼搏,更多的地实现自身价值。
关键词:青年创业就业
青年创业就业再添新元素
平台搭建、小贷发放、技能培训、观念引导——这一个个有着时代标致的词汇后面,都是共青团组织服务创新创业的有力措施。
团市委联合市启鸿科技有限公司、市亿邦众创空间、市淘宝馆、市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合作创建了多家我市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为江城青年电子创业者提供了创业技能培训、创业项目引导、*策法规咨询和免费的创业场所。他们设计的“吉青时贷”“青创时贷”“e青系列”“戎青贷”等青年创业贷款项目,不断扩大小额贷款工作覆盖面,为青年创业提供真正的实惠。除此之外,团市委还网罗创业辅导专家、创业致富带头人、中小企业创业典型人物组成青年创业导师团,在全市各大场所、各大高校进行宣讲;定期举办“吉林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创业大讲堂、青年创业项目推介会等特色活动,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社会青年创业就业;为创业青年提供“一对一”结对服务,帮助解决创业难题。
平台搭建、小贷发放、技能培训、观念引导——这一个个有着时代标致的词汇后面,都是共青团组织服务创新创业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
让青少年的“防护墙”再加固
全面推进“吉林市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提升项目”、实施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五类行动”,针对有不良行为青少年、闲散青少年、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开展“帮教行动”“导航行动”“救助行动”“关爱行动”及“温暖行动”——多年来,团市委依托“面对面”、“”等项目,及时发现和解决青少年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致力于青少年的合理利益诉求和合法权益维护。
关键词:青年文明号“青年文明号”再添新内容
在江城,走进任何一家“青年文明号”集体,你都会感受到他们的不一样。医院特需一病区是专门从事卫生工作的基层一线护理人员,13人中35岁以下护士有9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她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每一位患者制定出适合的个性化护理方案;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的全体消防官兵在一次次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中,向*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用青春和热血守卫了一方安全,用自己的行动为青年文明号的牌子增光;工商局指挥中心的11位姑娘,平均年龄30岁,可以说消费者维权时刻都离不了她们的工作,而她们帮助过的数以万计的消费者几乎都没有看见过她们的样子,她们用自己默默地工作维护着每一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公交集团54线,两点一线间,14台运营车辆,52个站台,20名平均年龄不足29岁的年轻人,无论酷暑严寒、夜幕晨曦,每天手握方向盘,似一个青春律动的音符、以特有的节奏迎来送往每一名乘客;吉林化纤股份长丝三车间加工生产线是全国青年文明号创建单位……20多年来,团市委带领广大青年文明号集体及争创集体围绕职业文明建设开展了大量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具体活动。青年文明号挂牌示范、青年文明号服务卡、青年文明号助万家、青年文明号模范城、百城万店青年文明号促销创效、青年文明号优质服务促建日经济和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行动等活动的举办和开展,在全市掀起了讲信用、重信誉的热潮,也用实际行动让青年文明号这面旗帜,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新风中更加鲜艳。
从年4月江泽民同志为“青年文明号”亲笔题词至今,共青团人都用自己不懈的努力擦拭着这块闪亮的牌匾。这是一块20多年的品牌,这是一项共青团用20多年的时间点亮的旗帜。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再添新高度
“来,跟姐姐拉钩,用彩色铅笔画出心里的梦想。”递过一盒崭新的彩色铅笔,青年志愿者李婷婷和丰满区第二小学的苏奇订下了约定。这是团市委组织的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行动之“青春志愿行、共度七彩假期”活动中的一幕。在2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现场、在首届吉林市国际马拉松赛场上,那一道道“志愿蓝”向全世界展示出江城青年的风采。在文明日益发展的今天,青年志愿者已经成为我市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城市符号。
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到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展现志愿青春”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改革中出新
“1+是任务更是服务
每名团干部直接联系名普通青年——这就是最近一段时间,在团员青年中流行的一个词“1+”的意思。团市委8月份正式启动“1+”工作,从团市委机关做起,各县(市)区团委班子成员带头,每名专职团干部、挂职团干部直接联系不少于名不同领域的团员青年,努力实现大部分工作时间到青年中去的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团组织共有专职团干部36人、挂职团干部12人,乡镇(街道)兼职团干部人,现全市已录入团干部人、联系青年人。
对于团干部来说,“1+”工作制度,不仅是要和个青年结对子、交朋友,完成亮身份,建立联系渠道;促活跃,增强联系黏性;重倾听,关切青年诉求;办实事,助力青年成长;重引领,加强思想引导5个方面的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如何服务青年,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为了便于沟通和联系,他们已全部建立常态化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