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刊头题字姚景林第期
让爱同行
爱心无大小行动最重要□樊耀文
前几日我看了原吉林市红十字总会秘书长高飞先生的文章《咱们村〗高飞:那年那人那事儿》,读罢感慨良多。想起了红十字会志愿者工作站的一句口号:“爱心无大小,重要在行动”。
高飞先生虽然身为红十字总会的秘书长,但他没有官架子,平易近人。他特别儒雅,我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回想起我加入志愿者团队的一点一滴。年,吉林市招聘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我报名参加了。吉林市电视台的《大城小事》栏目为我拍摄了专题片,有更多的人认识了我,知道了我。虽然最后我没有成为火炬手,但有些残疾朋友和我说,在我们心中,你就是火炬手!你用高举的生命火炬,照亮了人生的路程。年11月3日,电视台《大城小事》举办的记者节《我们一起走过》,我被聘请为嘉宾,参加了这次记者节联欢会。在会上,我认识了另外一位嘉宾,吉林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王春艳。年的春天,万木复苏,到处弥漫着春的气息。我找到王春艳,说要身后捐献自己的遗体。王春艳告诉我说5月8日,是国际红十字会日,要在大东门广场搞活动,让我去参加,我欣然同意。就是在那一天,我郑重的签下协议:愿意身后把自己的遗体献给医学事业。
我正式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成为了一名遗体捐献志愿者。我特别的激动,浮想联翩。每个人都会有生命结束的那一天。在生命终结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愿意浪费生命,我们希望把自己完全燃尽,愿意把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谢幕。
最后的死去和最初的诞生一样,都是人生必然。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光照人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对遗体捐献的认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自己身后的遗体捐献出来。上世纪八十年代,杨尚昆、胡乔木等二十多位老同志倡议把遗体捐献给医学界利用,是殡葬改革的一大飞跃;九十年代,邓小平同志身体力行,把角膜捐献给了医学事业。
“遗体捐献志愿者”自愿身后将自己的角膜献给那些在黑暗中痛苦生活的视力残疾人,让自己的角膜与他们一起享受光明和爱意,能永远伴随着他们生命延续,这是一件光荣而又幸福的事情;献出自己身后的角膜,让一部分视力残疾朋友从此可以看到多彩的世界,如能因为我们捐出健康的角膜,让复明的朋友们欣赏世界的美好,这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我们会为此而自豪,为此而幸福,为此而快乐,我们的生命也因此而延续!参加志愿者后,我觉得生命变得充实,人生更有意义。特别是在王春艳等的帮助下,我很快融入了这个友爱、温暖的大家庭。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困难和曲折,会有伤病相随。这样,人就会有痛苦,有哀伤,人要在不断的战胜痛苦和哀伤中勇敢坚强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人生。
在我两岁时,我不幸得了小儿麻痹症,我的双腿残疾了,残疾夺去了我童年的欢笑,残疾也使我失去了很多。但是只要活着,我就要用坚强去奏响命运的交响曲。
年10月,吉林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搞了一个绿叶行动,旨在帮助那些行走困难,不甘心碌碌生存的残疾人在家开网店,用这种形式,树立残疾人的自信心,并通过开网店改变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从而能自食其力的生活。于是,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网店开张后,我与更多的志愿者成为了朋友,他们没事就来陪伴我,和我一起畅谈人生,也一同探讨如何搞活网店。年的元旦,是我最难忘的一天。志愿者工作站的郭家富(年,郭家富因大面积心梗不幸离世)站长,王春艳、王利忠副站长来到我家,还有吉林商盟的盟主高宇卓,吉林市邮局快递公司的王学文、张洪吉,及一些志愿者,他们为我讲解淘宝知识。大家掏出钱来,为我买来了大米、白面、食油,水果,让我我很感动。过去,因为我残疾,只是封闭在家里,同时也封闭了自己的心灵,那时候我看什么都是灰色的。
2月1日,我的网店开张了。付出的汗水终于浇灌出丰收的果实。志愿者赵玉英听说我的店开张后,说要来我家亲自祝贺。正月十五这这一天,她和志愿者谢德宝、赵博淑、白国强来我家看我,赵玉英为我买来了汤圆、桔子、苹果,还问我有什么困难。她对我说,你安心的开网店吧,有什么困难还有我们呢。我很感动,我对她和志愿者朋友们说,我很高兴,你们能在传统节日来看我,这是送给我最好的礼物。为了不让我孤单,赵玉英、白国强、刘俊杰、赵博淑、张笑实、王妙雯、王英杰还经常来陪我,和我聊天,有时候陪我玩麻将。不知道咋回事,他们陪我玩却总“手气”不顺常常为我“点炮”。后来,我才知晓,他们是用这种方式来帮助我。
也许,我这个人的命不好已经习惯了,就在我感觉命运有了转机后,我却得了绝症——膀胱癌。赵玉英和刘俊杰听说后,都很难过,赵玉英对我说:“大哥没事,你放心的治病吧,你是吉人自有天相,相信你会躲过这一劫。”
2月23日,我住进医院(医院)。因为我母亲年事已高,没有人护理我,赵玉英就自愿地留下来护理我,并成立了特别护理小组。在我手术后,她和张笑实、白国强、王英杰一起护理我,陪伴我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在医院的日子,我就想,大家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我病好后,我一定要去帮助比我更困难的人,大家把爱给了我,我要把爱奉献给社会,让爱在我手中传递下去。我的病慢慢的好了,天气也转暖了,我要亲自参加募捐活动。
年5月8日,是国际红十字会日。我在沉静了半年后,又和大家站到了一起,开始为白血病儿募捐。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平时节省的钱投入到募捐箱里,以表达一个残疾人对白血病儿的关爱。此后我多次参加募捐活动,并亲自捧起募捐箱,为那些需要救助的白血病儿募捐。8月2日那天酷暑难耐,志愿者们依然在为白血病儿募捐。我和募捐高手范继光、志愿者佟佳琦、李长仁的小侄女李英赫一个小组。
9时募捐活动开始了。同以往一样,我们向过往的行人发送倡议书,动员大家献出爱心,为救治白血病儿献出一份爱心。范继光依然手捧募捐箱,脸上挂着动人的微笑,边走边说。行人被她的真诚所打动,纷纷解囊,为帮助白血病儿献出自己的爱心。我在想,范继光为什么每次募捐都能募集到很多钱款,就在于她有一颗真诚的心,就在于她的亲和力。
募捐也需要技巧,也需要有语言的艺术。当你用一颗真诚的心打动别人的同时,也就赢得了别人的同情心,那么,他们就会同我们一道献出一份爱心,涓涓细水流成河。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李长仁的小侄女李英赫才8岁,非常的可爱,现在一定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当时小英赫看到我捧着募捐箱,她说:“大爷,箱子太沉了,你歇一会,我来。”然后她接过箱子,走向了人群。
“阿姨,请你帮助一下白血病儿吧。”小英赫的话一出口,就感动了很多的人,孩子的纯真憾动着人们的心。童言最纯洁,最真,小英赫还不会说出华丽的语言,却用简单的“阿姨”、“叔叔”、“帮助一下白血病孩子吧”、“请你同情一下白血病孩子吧”这样简单的语言就打动了人心。
8月22日,我们又迎来了久违的募捐日,在募捐过程中,仍然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同时我也看到了丑恶卑鄙的嘴脸。这一天,有一位叫李丹丹的年轻母亲,特意跑来,她说前几天,她的女儿患病,疑似白血病。经医院多方检查会诊,没有得这种让人害怕的病,她特别的兴奋,她想到了那些患白血病儿。她想如果自己的女儿要是得了这种病不也得靠志愿者的帮助和捐款吗?我为什么不为那些白血病儿献上一份自己的爱心呢?于是,她掏出元人民币,郑重地投到了募捐箱里。李丹丹献出了一个年轻母亲的爱心。有一个5岁的小女孩,用自己嫩稚的小手,把装满了童心与爱心的钱,投入到募捐箱里。一位穿着黑裙子的妇女,在她为白血病儿募捐的时候,她的手机被人偷走了。我当时赶紧用手机打她的号,听到的是“您所拔打的电话已关机”。当时,我的心真是不好受,在同一阳光下,有人为特殊群体献爱心,而有人却在干伤天害理的事。时至今日我仍然记着那位穿黑裙子的女士,我们可以记不住你的的名字,但我们会永远记住你那颗善良的心!
人间自有真情在,哪里有志愿者,哪里就会有爱,我要做的就是尽量把爱延伸到每个角落,让爱撒遍人世间。
年10月18日,已经是深秋了。本来我们要在17日为白血病儿募捐的。但由于下雨,活动推迟到了18日。深秋的北方,已经很寒冷了,可志愿者们却又一次聚集在大东门广场,开始新的一轮募捐活动。
与以往一样,我和范继光仍然在一个组,同组的还有一个小伙子马恩泽。范继光仍然用她那微笑向路人劝捐。“我们是吉林市红十字会的,我们现在正在为白血病儿募捐,感谢您的爱心!”当好心人向募捐箱投钱时,她进一步说:“我们吉林市现在有18名白血病儿,您的善款将做为他们的医疗费用。”这样的话,一上午她不知道要重复多少遍,她的脸上总是挂着真诚和迷人的微笑,也打动了很多好心人。
在募捐的人当中,我们看到,绝大多数是老年妇女和青年学生。有的年轻父母,领着孩子,他们把钱交到孩子手上,让孩子亲自捐款。事情虽然小,但却能让孩子从小有一颗爱心,善良的心。爱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范继光是带着病来募捐的,当我看到她太累时,我让她歇会。我接过了募捐箱。当募捐箱在我手里时,还没说话,就有人往箱里捐款。范继光笑着说:“怎么箱子一到你手里,就有人给捐款啊。”有一个残疾人,她亲自来到现场,为白血病儿募捐。她和她老公都是残疾人,是靠低保生活的,她不但自己捐了10元钱,还替她的朋友也捐了10元钱。虽然这个深秋有点冷,但江城大地涌动的爱,却温暖我们的心。是啊,正是因为有了善良的人们,这些患白血病的孩子才能得到挽救,得以重生。
作者简介
樊耀文,年生人。自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自幼喜欢文学,年开始创作,先后在《演讲与口才》《中国残疾人》《江城日报》《江城晚报》《吉林日报》《长春日报》《遵义日报》《遵义晚报》《现代诗歌网》《中国诗歌网》等报刊、杂志、网络发表作品余篇(首)。
咱们村
年2月11日创刊
咱们村地球村-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无论您来自北国的小镇,还是南国的边陲;也无论您是生在东海渔乡,还是西漠村庄;无论是身在天涯海角,还是远在异国他乡,《咱们村》永远是您温馨的港湾;拿起您的笔,述说一下乡情、乡音,描绘一下家乡的美丽,讲述一下温情的故事,回忆一下曾经的难忘……编辑杰茜
《咱们村》编辑部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