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夹皮沟传奇一
TUhjnbcbe - 2021/5/24 20:34:00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87.html

“夹皮沟”一词出自满语“夹皮活络”。“夹皮”汉意是“夹板子”,“活络”是“沟谷”,夹皮沟就是两山间的夹一窄沟的意思。

在满洲故地上,叫大小夹皮沟的地方总得有几十个。最著名的当然是被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唱红的黑龙江海林的夹皮沟。可是,如果没有小说《林海雪原》,没有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桦甸的夹皮沟才应是最有名的夹皮沟。

桦甸市的夹皮沟镇地处桦甸的最东端,东与敦化相接,南与抚松隔松花江(二道江)相望。现今夹皮沟镇在区划上又合并了原老金厂镇的辖地,向西则连上了红石镇,已是幅员超过一千平方公里的大镇了。这个夹皮沟曾经是闯关东的关里人的传说中漫山棒槌(人参)、遍地*金的边外金山金沟,是沃野任垦、地肥租薄的王道乐土,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世外桃源。来过这里的老乡知道,这不是传说,夹皮沟真的是两座金山夹着一条金河。在兵荒马乱、遍地胡匪的清末民初,夹皮沟的*金还真的让这里太平过几十年。最盛时,以夹皮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被称为“韩边外”的太平之地,曾“东达延吉,西及伊通,南届奉省,北抵省垣”。

海林夹皮沟以剿匪出名,桦甸的夹皮沟却还有着抵御外辱、抗击侵略的光荣。-年韩边外第三世韩登举率民团与清兵同仇敌忾曾和日寇血战;年韩登举依仗民团之游击迫使沙俄在谈判桌上赔了一万吊钱;“九一八”后活动在夹皮沟一带的“抗日联*”也曾让满洲日伪头痛不已。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联第一路*总*治部主任、第一路*副总司令魏拯民烈士就牺牲在这里。

年夹皮沟合并原老金厂镇辖地后,镇*府安在了空间相对宽敞老金厂街。但当地人并不管区划的沿革、*府的所在,他们只管从前老韩家大房子、现今夹皮金矿所在的两座山间的那条沟叫夹皮沟。

韩家大房子和大房子门前的情景

夹皮沟金矿的办公楼

据徐世昌《东三省*略》附图绘。上、下戏台位置没错,标注应颠倒才对。

当地人眼里的夹皮沟只是东起东火锯,西接二道岔的这段夹皮沟河穿过的“V”字山谷,谷底河畔是夹皮沟主街,沿主街有八条胡同伸向南北两面的山坡,还有房屋密集的四条小沟岔。

主街沿河而建、顺坡而下、东高西低,一条宽约6米长约5里的坡道贯通上下。东段岗顶有夹皮沟金矿的办公楼和宿舍,中段为商业区计划时代有国营百货商店、国营副食商店、小联营商店、电影院、国营饭店等单位,如今也是超市、饭店、酒馆等服务业的密集区,西段是原夹皮沟镇*府驻地。

主街中段上的国营百货商店建在夹矿一小前,砖瓦结构、水泥地面,约平,从前是夹皮沟地区最大的商店。国营副食商店,约平,主营肉鱼、烟酒糖茶、锅碗瓢盆。小联营商店在国营百货对个是家10多平的泥草房。别看小联营小,当年偶尔可以在那里买到不要供应票的肉和糖,是个了不起的存在呢!

在那个革命要闹、肉布凭票的年代,每临春节,岭东、五间房、菜抢子等村屯的农民和夹矿工人置办年货就全靠这三家商店了。那时,人声鼎沸、排着长队、偶尔斗骂的场景也很多见。

夹皮沟金矿号称“中国*金第一矿”。从年前后马文良沿苇沙河入夹皮沟河发现山金开采起至今,夹皮沟的矿金开采已有年历史。若追溯到河金开采,即使仅从年左右孙继高创建“把头制”算起也整年了。

年来在夹皮沟这条流淌着*金的河谷里,也流传着许多有趣的传说。囿于篇幅,这里只能先讲一个采金大把头从禅让到世袭的故事了。

上古传说尧舜禹

长白山里孙马韩

年左右,私采人参的走山把头山东人孙继高,在松花江支流苇沙河口发现河金富矿后,苇沙河流域的头道沟、二道沟沟口逐渐汇聚了一些采金团伙。会全栈则发展成了满清封禁区域内,夹皮沟附近的第一个“金匪”集散之地。

随着淘金者聚众,在调节不断发生的争抢沙金河段的事件中,孙继高积累了极高威望。年前后孙继高依照采参的“参把头制”,创立得了“金把头制”。

把头负责对外联系、预备粮食、准备工具、提供食宿、寻找金脉、指导采金、组织生产、调节纠纷、开支分配等。由此,金工则在金把头的庇护和组织下相对安稳地工作。把头也因创造这些条件而从金工的劳动中获得金砂分成。

金把头制的创立让孙继高逐步整合了苇沙河流域中零星的沙金团伙,成了苇沙河流域采金人的第一代“大把头”。

孙继高担任大把头约有十年,将起源苇沙河口的沙金溯流而上,推进到了二道沟、老营盘(老金厂)一带。

孙继高领导的金工总数约有数千,仅老营盘一处就有0多人。

年左右,孙继高培养的山东诸城人马文良接替年老的孙继高成了第二代大把头。

年老营盘沙金稍衰,马文良遂率金工进入苇沙河支流夹皮沟,溯夹皮沟河沿二、三、四、五道岔沙金而上,于年在夹皮沟河源附近北山,第一次发现了“铺山盖”。

铺山盖即山金露头矿脉。马文良率金工以火烧热山石、以水淬之,再碾碎矿石、以水淘之,得金甚丰。开创了夹皮沟岩金开采的历史。

年韩宪宗到老营盘采金,年韩到夹皮沟投奔马文良,年韩宪宗用火绳计驱逐了梁才匪帮,年韩宪宗接替马文良成为第三代大把头。

年韩宪宗(韩边外第一世)去世,其子韩寿文(韩边外第二世)接管了夹皮沟。

采金大把头历三代,终于从前辈培养、元老推举、异姓禅让,变成了父死子继,世代承袭。

这个过程像极了尧舜禹之禅让,舜传位与启的上古传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夹皮沟传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