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清末东北桦甸竟有个不服管的黄金帝国,
TUhjnbcbe - 2021/5/7 15:04:00
北京酒渣鼻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8733706.html

辉发河周末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

去过吉林省桦甸市的游客,多多少少都会了解一点关于*金的故事。在清朝时期,这里几乎荒无人烟,却有着储量丰富的*金矿藏。

咸丰四年(年),韩氏家族占据这里,以淘金为业,号称“韩边外”、“小韩国”,清廷自顾不暇,眼看着这个“小国”一点点做大,电视剧《关东金王》的传奇故事即取材于此。

乱世枭雄

“韩边外”第一代领导人叫韩宪宗,后改名效忠,字瑞臣,“韩边外”是他出入*场的绰号,一说因韩家地处清朝禁地柳条边外,故得此名。

韩宪宗

嘉庆二十四年(年),韩宪宗出生在复州(辽宁瓦房店),他是闯关东二代,祖籍山东登州府文登县。

韩宪宗长大后,他家迁往吉林省九台市桦曲柳沟,与父亲韩文(一说元)毓、弟弟韩庆琮以种地为生。韩宪宗因为*博被逼债,逃亡到永吉县木钦河,给一户侯姓地主家当长工。

可是一年下来,韩宪宗攒不下几个铜钱,一个不满三十岁的青壮汉子忍受不了贫穷,于是决定离开侯家,到桦甸县(今桦甸市)夹皮沟采参、淘金谋生。

有个叫马文良的淘金人最早发现夹皮沟金矿苗,当时这里有好几伙人抢夺地盘,都想独霸采矿权。韩宪宗加入了马文良的金帮,后又与李炮头等人结盟。韩宪宗凭借智慧和胆识,设火绳计——把几百捆火绳子绑在树上,点燃造成火光冲天的阵势,虚张声势吓跑了马匪等敌对势力,从此名声大振。

*金世界

咸丰四年(年),四十二岁的韩宪宗被推举为“当家的”,成立私人武装,号称大团,人谓之“韩边外”,有乡勇三千人,均为炮手出身,英勇善战。

凭借丰富的*金资源,韩边外势力范围不断扩张,极盛时期统治范围包括吉林省东南部松花湖上游,长白山以北,长八百里,宽五百里的广大区域。韩家相传四代,统治长达七十余年。

韩宪宗的私人武装组织严密,分成三个队,每队设立总管一人,分别驻守三个地方。其中十人为一棚,设立棚头一人。

韩边外画像

光绪六年(年),朝廷派钦差大臣吴大澄同吉林将*长顺奉命第二次招抚韩宪宗,为表示其归顺之意,又更名为“效忠”。多次更名,人们也没忘记那个大名鼎鼎的——“韩边外”,以至于后来竟成了统治区域的代名词。

韩氏家族最早落脚复州境内骆驼山附近西大地,曾找阴阳先生看风水。这位阴阳先生认为骆驼山龙头砬子属于风水宝地,如韩家依山而居将来必能发迹,日后会出现一位真龙天子。

韩宪宗的老爹韩文毓有一天看中了龙头砬子的石料,想采掘一块打制石磨,以便农闲时加工米面换点零花钱。韩文毓凿石头时,突然之间出现一眼山泉,水流涌出很快形成一条小河。

韩氏族人不知异象是吉是凶,就找来那位阴阳先生,阴阳先生大惊失色,称韩家扣坏了龙眼,自己把风水给破了,以后充其量出现一个草龙而已。

韩宪宗的老爹因此得罪了族人,被族人一通埋怨数落,无奈之下,迁居到吉林。想不到二十多年以后,韩宪宗独霸一方,成为富可敌国的一代“金王”,用老百姓的话讲,也算应了草龙之说。

抗击日寇沙俄

韩氏家族第二代领导人韩寿文是个坐享其成的公子哥,一生得过且过,无所事事。到了第三代传人韩登举时期,他颇有祖父风范,为人机智勇猛,先后抗击日寇沙俄,在关东大地名垂青史。

甲午战争中的日*

光绪二十六年(年),八国联*入侵北京,沙俄*队侵入吉林。当时的吉林将*长顺投降,开门迎敌。韩登举公然违令,率领私人武装与俄*激战,后遭遇炮击,但相持不退,坚决不降。

光绪二十八至三十一年(—年),日*、俄*先后疯狂攻击夹皮沟一带,疯狂掠夺*金资源。韩家*队被击溃,韩边外风光不再,昔日辉煌的事业被侵略者取而代之。

民国八年(年),韩登举病故,韩家由此衰落。第四代“韩边外”当家人韩绣堂继承家业时,韩家已经无力回天了,从此一蹶不振,“九一八事变”后,韩家人各奔东西,远离了那片带给韩氏家族无限荣耀的金土地。

(来源:眠眠冰室)

END

——桦甸发布——

责编:曹铁权编辑:*杰堃

投稿邮箱: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末东北桦甸竟有个不服管的黄金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