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渐行渐远幸福触手可及桦甸市贫困发生率降至0.07%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吉林省桦甸市委、市*府始终以高度的*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将扶贫脱贫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四线进*全面突击,取得又一重要阶段性胜利:截至年年底,贫困发生率由年年底的2.12%下降到0.07%。
去年,该市又有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公吉乡大肚川村和常山镇玉兴村2个贫困村退出——至此,桦甸市10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据统计,现已累计脱贫户人,占总贫困人口96.4%。
据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近日发布的《关于年度扶贫开发数据质量情况的通报》,该市扶贫开发数据质量综合排位全省县市第一。
桦甸市整市推进扶贫产业项目——田谷有机酸菜生产车间。
综合观察,该市脱贫攻坚之所以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缘于四线发力、扎实推进: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组织领导,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保障;对标“两不愁三保障”,补短板强弱项,筑牢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底线;创新发展模式,强化产业支撑,持续增强扶贫项目带贫益贫能力;严实工作作风,规范基础管理,推动问题整改和脱贫攻坚两促进两提升。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攻坚责任,合力推进“两个精准”取得实效。该市明确县乡村主体责任、压实行业部门管理责任、强化包保部门帮扶责任,建立健全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坚持高位推动,实施“三个清单”管理,强化领导干部责任落实,建立三级书记抓扶贫责任制,开展县乡村**主要负责人遍访贫困对象行动,领导干部带头察民情、解难题,解决实际问题个。
综合考虑贫困户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方面因素,该市研究制定包保帮扶体系,确保各级包保干部真抓实干、助力脱贫。保持包保帮扶责任不松劲,深化扶贫对口协作,着力提升社会扶贫成效,通过包保单位包销、重点行业帮销、龙头企业带销、线上线下直销等方式推进消费扶贫,帮助贫困群众销售农产品.4万元。扎实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为贫困群众捐赠帮扶物资12.2万元。实施“互联网+社会”扶贫模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各类社会主体投入帮扶资金.5万元。
此外,该市狠抓队伍建设,形成攻坚合力。充实一线扶贫力量,强化贫困村驻村工作管理,强化扶贫干部业务培训——集中培训扶贫干部5期余人次,实现了业务培训全覆盖。
桦甸市开展“春风送暖”活动,为贫困患者进行义诊。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补短板强弱项,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该市积极搭建活动载体,大起底全面排查:精准核查“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精心组织“春风送暖”行动,解决医疗、低保、危房改造等问题个,提供玉米和马铃薯种子公斤、刺嫩芽种苗棵、鸡鹅雏只、饲料公斤,义诊贫困患者余名、免费发放药品价值1.5万元,投入春耕生产等各类物资折合人民币38万元;扎实开展“对标对表对接”行动;严格落实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共梳理4大类10个方面个问题,全面系统摸清影响脱贫质量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真查真改、不留死角。
为了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该市着力解决贫困群众住房及饮水安全等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危房改造全面完成后,对桦甸全市所有贫困户住房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为每户贫困户出具鉴定报告。实施四项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总投资.9万元,受益贫困群众户人,安全饮水全部达标。
桦甸市扶贫产品电商大集。
该市还进一步落实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等行业扶贫措施,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强化健康扶贫,精准落实“五道防线”*策,公立医疗机构“一站式结算”实现全覆盖。年以来,受益贫困群众达到人次,累计为贫困群众多报销.6万元,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90%。强化教育扶贫,累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6人次、.4万元,发放“雨露计划”助学补助人次73.9万元,保证所有贫困学生上得起学,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学生。强化兜底保障,重点抓好提标覆盖,低保标准提高到元,提前一年实现“两线合一”。
强化产业支撑,多措并举推进,切实增强全面可持续带动增收能力。该市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确保扶贫产业有力推进:强化资金要素保障,推进项目快速落实;强化项目库建设,保证资金支出进度,对入库的23个项目,严格按规定履行市乡村三级公告公示程序,加快前期手续办理,有效解决了“钱等项目”的问题,扶贫资金支出进度排在全省前列;强化资金绩效评价与监管,保障资金安全。
桦甸市扶贫产品展销中心。
为了提升带贫益贫能力,该市坚持把发展产业项目作为脱贫之本,努力变“输血”为“造血”,确保实现持续稳定脱贫。强化产业覆盖,保障持续增收,去年采用“龙头企业+联合社+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实施整市推进项目2个、整乡整村推进项目53个,年底人均分红元,同比增长53.2%。强化*建引领,壮大集体经济,去年10个贫困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44个,实现收入.43万元,受益贫困户户,户均年增收元。搭建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成立扶贫产品展销中心和旅游产品展销中心,设立桦甸市官方旗舰店电商平台,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坚持“志智”双扶,激发内生动力,组织开展首届脱贫光荣户评选活动,选树各类典型50名,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91个,39名未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
在整市整乡整村项目发展同时,该市把贫困户单体项目作为有益的必要补充,通过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脱贫。因地因人施策,保障稳定增收,帮助贫困户发展庭院项目个,实现户均年增收元。建立保险机制,防止因灾返贫,为户贫困户的亩种植产业项目进行投保。跟踪服务指导,提供技术支持,选派名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对贫困户春耕生产、畜禽养殖等提供跟踪服务和实地指导。
强化工作统筹,确保长效长治,深入推进扶贫领域问题整治。该市坚持整改与攻坚并行,推动两促进两提升,强化执纪问责,进一步传导压力,去年以来,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1起31人,通报2批8起15人。建立奖惩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第一书记累计受到表彰奖励29人次,2名不称职第一书记被召回。
编辑:郭俊廷
编审:周迪克
总编:于海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