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咱们村李岩山在巴基斯坦的日子
TUhjnbcbe - 2021/3/2 14:49:00
北京白癜风治疗需要多少钱 https://m-mip.39.net/pf/mipso_5059033.html

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刊头题字姚景林第期

在巴基斯坦的日子□李岩山(一)

年12月至年1月,由我国哈电集团总承包、我所在的东北电力设计院负责设计的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联合循环电站(F厂)项目和柯特里联合循环电站(K厂)项目相继投产发电。从那时起到现在,这两座电站已经运行近26年时间,为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中巴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当年项目的参与者,我于年3~11月以F厂现场设计代表身份在巴基斯坦工作、生活了8个月时间。

岁月如流,20多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我至今难忘。

年春节过后一上班,我就被单位安排去巴基斯坦F厂,接替已在那里连续工作1年多的同事季丽杰,继续从事现场服务工作。

经与现场商量,我的(北京)启程时间定在了3月18日。我买长春到北京到卡拉奇航段机票,卡拉奇继续前往费萨拉巴德航段机票,由K厂同事替我订购。

出发去现场之前,我做了必要准备:参照从现场回来同事的经验,首先去市卫生检疫局开具《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书》;买了*用水壶、蚊帐、清凉油、午餐肉(穆斯林国家买不到猪肉)和各种咸菜;找来了要带的技术资料、设计规程和《三国演义》等文学书籍。

一切准备就绪,我按计划从长春大房身机场出发,首先到达北京首都机场,接着转乘国航班机飞往卡拉奇。

在首都机场,由于经验不足,我差点误了航班。本来我早早就办理完了出境手续,坐在休息区等待登机。由于登机牌上没有登机时间,我只好不时盯着航班信息。过了很久,指示牌上始终没有出现“卡拉奇”字样,也没有听到有关“卡拉奇”的广播。起初我以为航班晚点了,这会儿着急了!看到登机牌上的航班号,这才想起按航班号再查查。这一查还真查到了,对应同一航班号、标有目的地为“维也纳”的一行信息在快速闪烁,备注栏显示“正在登机”。这是怎么回事儿?我急忙跑去咨询台询问究竟。原来我所搭乘的是从东京起飞经停卡拉奇飞往维也纳的航班。确认了这正是我要乘坐的航班后,我斜跨背包、拖着行李箱一路狂奔,几乎同时机场广播开始一遍又一遍催促我登机。我气喘吁吁登上飞机后,舱门立即关闭,飞机进入滑行状态,这时的我汗水不停地顺着脸颊往下流。

经过7个小时的空中飞行,飞机抵达卡拉奇真纳国际机场。一出舱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外面骄阳似火,很快全身感觉燥热,心想“酷暑模式”这就来了!办完出境手续来到出口,我第一眼就看见了前来接机的我院电气室同事李纪文,他是带车从K厂赶过来的(K厂比F厂距卡拉奇近,F厂每次去人、走人,都是K厂出人到机场接送)。这时距转机还有五六个小时,纪文先送我去市里哈电住卡拉奇办事处(卡办)休息。

车窗外不时闪过的椰子树、棕榈树表明,这是一座典型的(亚)热带城市。放眼望去,城市建筑新楼不多、高楼很少,偶尔看到有裸露在外钢筋的楼房,不知是已经完工还是“烂尾”。这里的街道,快慢车道不分、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大街上跑的车相当一部分是日产二手车,丰田车居多,时有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穿行其间,喷涂得五颜六色、门窗外挂满乘客的大巴车一路抢行。重要路口头戴白帽、身着白色制服的交警在炎炎的烈日下卖力地疏导交通。抱着厚厚一摞报纸的报童不错过任何一辆停在停车线前的汽车,高声叫卖着当天的报纸。

卡办位于卡拉奇的富人区。这一带,闹中取静,鸟语花香。绿化整洁的道路两侧,一幢幢造型各异的二、三层高的别墅掩映在树荫之中,盛开的鲜花和挂满果实的各种果树散布在房前屋后,院内花园绿草茵茵,大门外坐着看门的老人,有的人家大门墙上还架着轻型机枪。

巴基斯坦是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差距大。富人拥有自己的公司、干着体面的工作,住着豪宅,子女享受贵族教育;穷人靠出苦力为生,住着破旧、淋雨的简易房子,孩子上不起学。更有甚者,靠捡垃圾、吃野菜为生,住路边破帐篷的穷人也随处可见。在国内,觉得社会不平等、贫富差距大,到这里才知道什么叫贫富差距。

在卡办用过晚餐,纪文送我去机场,继续飞往F厂所在城市费萨拉巴德。彼此告别后,我登上了飞往费萨拉巴德的巴航飞机。

费萨拉巴德是巴基斯坦东北部靠近拉合尔的一座城市,属于旁遮普省,是巴基斯坦的纺织工业中心。1个半小时后,飞机抵达费萨拉巴德。季丽杰带车来机场,把我接到了位于城市边缘的住地。

这是一座二层白色小楼,前面是长有大片绿油油矮棵植物的大地,后面、左右是低矮的红砖平房、围墙。二楼平台四周由黑色栏杆围护,楼房前面白色院墙靠右位置有两黑色铁门:左门很窄,供楼内人员出入;右门很宽,是双扇门,用于院内停放车辆进出。墙的左上角安装着一块显得很突兀的大电表。

到达住地,早已等候在楼前的李顺堂总代表和众同事上前热情迎接我的到来。

进得大厅,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箱子给大伙分发家书,拿到家书的每个人都如获至宝。F厂和K厂这两个项目由于种种原因,工期一拖再拖,设计代表在现场待的时间少则半年,多则两年甚至更长。加之那个年代,现场与国内通信联系困难,不用说没有现在的手机,就是固话也打不了,更发不了邮件,唯一的通信就是通过卫星电话每周一次与家人的三五分钟通话。所以鸿雁传书、见字如面,看到了书信,高兴的心情可想而知。

安排住下,首先得洗个热水澡。我们一栋楼的热水都由一台燃气热水器供应。在国内,热水器我连见都没见过,根本不会用,付祝东(我们叫他“小付”)带我到楼后打开热水器并教会我使用。

奔波、劳顿了一天,行程数千公里,洗个热水澡,头一挨枕,一觉亮天。刚一睁眼,就听见院子有乌鸦在叫个不停,都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出去验证一下,果然一只黑色乌鸦落在入户电线上。起初我还想轰走,接下来日子,几乎每天,这只乌鸦都会来,时间久了,我也就见怪不怪了(其实其他人早就习惯了)。

接着,听到远处传来响亮的男子“歌声”。同事告诉我,这声音是穆斯林的唱经声,是从清真寺的扩音喇叭发出的,白天、晚上也有,天天如此。原来,伊斯兰穆斯林每天祈祷5次,除了早晚各一次外,其余3次都在白天。这种声音分贝高、持续时间长,很影响我们休息,直到一个月后我们搬离此处,才算摆脱它的搅扰。

(二)

我们在现场的主要工作是随时解决项目施工中出现的设计技术问题、配合咨询工程师、业主完成图纸最后确认。星期一到星期六上班,星期日休息。

由于施工单位是国内的,所以我们打交道最多的还是中国人。现场工人紧张,施工单位在当地雇佣了小部分力巴(劳力)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力气活。这些力巴出工晚、收工早,午休时间长,工作时弄不弄就休息喝茶,一天下来也干不了多少活。当地的习惯是一周一开工资,这些人拿到工资就出去消费,见不着影。钱花没了,又回来上班,令管理者头疼不已。还好项目工期一再推迟,还算没耽误事。

和电厂业主打交道不多。印象中有一次,为了查阅老厂相关资料,我到电厂资料室借图纸,一位男性长者接待了我。我说明来意、递上写有要借阅内容的纸条后,他很快就从库房里拿出3本泛*的、用麻绳装订的图纸。当场翻看图纸并经一番研究后,我关心的问题全部解决。在告辞离开时,这位长者热情地送我到门外。

咨询工程师来自英国EPL公司,住在拉合尔,确认图纸和我们沟通主要是通过传真,必要时我们去工程师办公室当面交流。负责电气专业的咨询工程师叫迈森捷(音译),我在现场时去过他办公室两次。他一个人一个办公室,一个办公室占一座房子,是木制平房,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办公桌靠着一扇大窗户,透过窗户,后院是一大片漂亮草坪。

位于拉哈尔的巴基斯坦水电发展署,我们叫它“WAPDA”,是我们项目的主管*府部门,工作关系我有去过。

我在现场期间,正赶上酷热的夏天。这里夏季日均最高气温38度、日均最低气温26度。一天,我们好信儿,把一个大水银温度计放在了院里水泥地上,结果温度显示46度。热也就算了,雨还特别少,因而城市没有排水系统。偶尔有雨,来得急去得快。赶上这时,只见各家的孩子纷纷冲出家门在雨中疯跑、嬉戏,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快乐时光。

如此高温,对我们国内东北来的坐办公室人来说,着实是一大考验。还好宿舍、办公室、车里都有空调。有时宿舍温度过高,我们就往地下泼水;办公室空调24小时开着;中午在外停着的汽车,方向盘晒得烫手,一上车打着火第一件事就是就把空调开到最大。

饮食方面,与国内区别不大。最大的不同就是,巴基斯坦是穆斯林国家,市场买不到猪肉。我们常吃的肉类是鸡肉和牛肉。肉摊上,裸露的肉表面永远是厚厚的一层苍蝇,只有当我们去买肉时,摊主才拿起毛掸子象征性地哄一哄。肉买回来,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肉放入用滚开的热水中烫。这里,苍蝇多、蚊子个头大,从卫生、安全方面考虑,一日三餐前,我们每个人都会把不锈钢餐具用开水烫一遍。我们所在的城市是内陆城市,附近也没有江河,又没什么物流,平时吃不到鱼。我在现场期间,赶上两次K厂郭凤岐主任到我们现场,每次他都“背”(随机托运)来一桶带鱼,够我们“改善”好几天。

土豆和鸡蛋较便宜,我们常买,其中鸡蛋是论“板”(有多个鸡蛋大小凹槽的纸浆托盘)卖。一次,K厂总代表姜书寅来我们这,我问他,你们都吃什么菜,他说一天到晚“两圆”,指的就是这两样。

蔬菜,我们基本上每周集中买一次。菜市场在一片大的露天空地,各种蔬菜成排摆放,还算规矩。起初我们买菜时,司机带着我们各家看、比较,帮助我们讲价,菜农围前围后。买的次数多了,摊位和价钱就固定了,每次来就直奔目标,称秤、交钱。菜农卖菜用的“秤”及其简陋,“秤盘”是一个简易托盘,“秤砣”干脆就是一个大铁块。

主食大米、白面,偶尔去超市买意大利“Spaghetti”面作为调剂。

这里也禁售酒类。饮料,我们平时买的最多的是ml装的玻璃瓶“PEPSI”(百事可乐)。炎热的夏天,喝上一瓶冰镇饮料,清凉爽口,舒服至极。

巴基斯坦最著名的水果当属芒果。当地的气候条件,使得这里芒果皮薄肉厚、味道鲜美。我们经常统一购买,回来后按人分发,吃不了部分放入一个小冰箱冷藏。在巴基斯坦,我是平生第一次吃到芒果,那种感觉至今令我回味。

(当年出版的费萨拉巴德市地图)

买其他日用品,我们一般去“八角街”。它的中心区域是一个小圆形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有二十多米高的四面镶有大钟的红砖塔楼,成辐射状的8条街道以它为中心向外延展,街道两侧布满了小店铺,没有大型商店。这里是费萨拉巴德最繁华的商业区,商品种类较全,当然人也较多。

在我们“小白楼”住地,生活用的地下水(靠水泵往上打)水质不是很好,我们经常带着大塑料桶开车去数公里外水渠边(地下水)水点拉水,专门用于做饭和饮用。

业余生活方面,住地有一台彩电,放在大厅,电视节目主要是当地乌尔都语台,借助外面安装的大锅(卫星天线),可收看“BBC”等几个英语台;借助录像机可观看录像节目,在当地可租借到世界各国电影录像带。在我之前,有人春节后去现场曾带去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录像带,供在除夕夜没机会看直播的现场同事们欣赏。此外,玩麻将、打扑克也是现场主要的消遣方式。

晚饭后,徐工(徐成林)、小付等我们几个人经常到附近田埂上散步。这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光,迎着绚丽的晚霞,穿行在满眼绿色的田野间,微风拂面,逍遥惬意。美中不足的是,成群的飞虫在头上盘旋、嗡嗡作响,任凭你疾走、快跑,总也摆脱不掉。一个月后,我们搬家了,田野散步成为过往。

我们每晚散步都会路过一户富人家的二层小楼,有几次发现平时总是关着的黑色大铁门先是开一道缝,接着又关上。后来我们上心了,才发现秘密。原来,每晚差不多固定时间,我们从远处过来,这家的两个姑娘就把门打开一道缝,远远偷看我们。当我们要到门口时,他们就把门关上,当我们过去,他俩又开门从后面看我们。有两次我们回头,恰好看到这两个半蒙面姑娘。发现我们看她们,她俩赶紧关门。巴基斯坦女人,尤其是没工作女人,深居简出,轻易不出门,整天圈在家里,对外面充满好奇,可算碰到了外国人,于是出现了上面一幕。

(三)

在现场,我们办理存取款业务的银行是一家花旗银行(CITIBANK)。这家银行门面不大,但内部讲究,地毯铺地,职员一色是白人。我们每次进得大厅,都有工作人员前来接待,递上茶水、咖啡。每月底我们都准时收单银行账单(那时国内根本没有邮寄账单一说),暖心的服务令我们感慨。

往国内寄信,我们去市中心邮局。后到现场的人,不知如何在信封上写邮寄地址,先来的同事弄了个“模板”,我们照着“扒”。在信封正面左上角,先是用英文写寄往中国(TOCHINA),接着国内地址、收信人名字用汉语正常写。寄信人地址即是现场住址,大家都一样,“模板”上有现成的(英文),直接抄在信封右下角。

我们驻在现场的人数,随着工程进展,时多时少。我到现场时,设计院在F厂现场有12人。为了吃的合口味,我们“自带”厨师。此外,我们还在当地雇了一名帮厨。为便于现场管理,总代表指派我们部分人员兼职会计、出纳、伙食管理员。我来现场后,马上要回国的卞晓东把负责的会计工作交接给了我。

为了上下班和办事方便,现场配备一辆白颜色日产帕杰罗(我们习惯误叫它贝加罗)越野车。考虑巴基斯坦汽车左侧行驶,我们雇了一名当地司机,他叫哈里德。

我们和哈里德出去办事,到指定地点,我们自己办事,不管多久回来,他都呆在车里或在车跟前,从未耽误过事。

在现场,我和哈里德一起修过车,去加油站更是常事。

费萨拉巴德的修车店都很小,修理工大都是童工。国内检查或修车底盘,都是通过油压设备把车顶起来,这里没有这些。他们有他们的“土办法”:修车店的地面正中挖一条长方形深沟,待修的车骑在上面,修理工下到沟内操作,效果是一样的。

当地的所有加油站都有显著的PSO(巴基斯坦国家石油)标志,说明是一家垄断。

在现场,我们几乎每天都和哈里德在一起。哈里德人非常好,相处久了,我们彼此都很熟悉,有时还相互开玩笑。后期,我还去过他家,见到过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分别这么多年,我还清晰记得他的模样。

周末是休息时间,我们经常“上街”。费萨拉巴德市里好看、好玩的地方少得可怜。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算是一个,校园坐落在城市北部,除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等建筑外,还有大片绿地,环境不错。这里,我去过几次,有一次碰到了一名学生模样的中国人,一打听才知道他是国内来的留学生。市内还有一个公园,除了陈列一架退役战斗机和一个造型简单的白色亭子,其他好像就是草地了。走在大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老汉赶着毛驴车驮着布匹赶路,这可能与费萨拉巴德是纺织城有关。4月,我们租住的房子合同到期,我们搬到了位于项目所在地电厂大院内的一处B型(院里的住房按档次从高到低依次为A、B、C、D、E型)房居住,从此,我们上班更方便了。心想,大院大门有警察把守,这下安全没问题了。

没想到,搬过来没多久,就发生了一起劫匪入室抢劫事件。那天晚饭后,我和小付正在哈电住地看电视(那里电视能收到中文台),哈电厨师推门进屋,意外看到我俩,旋即瞪大眼睛高声说:“还看呢?你们宿舍被抢劫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俩大吃一惊,一路小跑回到了住地。还在惊恐之中的李总向我俩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当时老于、小李和我在,厅里就我一个人在看电视,听到好像有开门声,回头一看,我立即吓傻了!进来一高一矮两个持枪蒙面男子,后边的那个顺手把门插上。两名劫匪迅速来到我面前,矮个凶狠地向我哇啦哇啦说了些什么,我也听不懂。几乎同时,他发现了我带的金戒指,示意我摘下给他,我只好照办。接着,“高个”向其他屋走去;“矮个”一边用枪看着我、一边在厅里四处寻找目标,翻了一通,没有发现他想要的东西。站在一旁的李伟宏补充说,劫匪到我屋时,我正在淋浴间洗澡,他推开门的一刹那,我下了一大跳。我边洗澡边想,反正屋里也没什么东西,任他翻去吧,我在这屋不能出去。劫匪翻了一通,走了。于工(于希贵)接着说,当时我在屋里摆扑克,房门插着。听到门被推了一下,我没吱声也没动地,劫匪可能以为屋里没人,就走了。李总继续说:大约过了五六分钟样子,“高个”回到厅里,与“矮个”说了几句话就匆忙离开了。临走时,“矮个”意外发现了录像机,顺手牵羊给抱走了,我想剩下遥控器也没用,于是追了两步给了“矮个”,对他说没这个你用不了(对方听不懂但应该明白我意思)。心想,你们快走吧!听完过程描述,我和小付赶紧回自己房间检查。检查结果,我的剃须刀和放在桌上的钱包被拿走了,好在钱包里边只有几千卢比零花钱(当地货币,1千卢比约合40元人民币)。其他,我们几乎再没损失什么。还好我们损失不大,虚惊一场!

这件事,想起来后怕:首先,亏得我们早有预防。我们现场补助每月以美元形式发放,为避免发生不测,每次发完后,我们基本都装好信封放在出纳(于工)屋里保险柜里。如果个人经管放在各自房间,这次毫无疑问被洗劫一空。其次,于工当时没开门,如果劫匪进屋发现保险柜,柜内公家的钱、我们个人的钱后果不堪设想。再次,李总身上的钱险些被洗劫!李总这次在现场待的时间长,个人全部补助都带在身上,放在短裤兜里。幸好那天李总穿了件跨栏背心,正好挡住了裤兜。否则,这些钱毫无疑问会被劫匪抢走。不难想见,李总当时的心情会是多么糟糕!

平静下来,我们向当地派出所报了警。很快,来了两名警察。他们说,你们来是为我们建电厂,我们还是好兄弟,发生这样的事向你们道歉。我们一定尽全力破案,给你们一个交代。接着了解劫匪作案过程,在询问他们的体貌特征时,由于劫匪蒙面看不清脸加上担心他们二次报复,李总回答得比较含糊,警察做完笔录后离开。

第二天来了一名持枪警察,往门口一站说是给我们站岗。这样持续了几天,我们发现,这名警察一天到晚由于要喝水如厕要进屋好几次,加之我们也认为必要性不大,于是把他给辞了。至于破案,几天后警察又来了一次做进一步调查。再往后,如我们所料,没了下文,不了了之。

这次事件后,消息很快传到了国内,家人们知道了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打探现场情况,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和担心。

在B型房住了大约半年后,我们搬到了哈电住处,和哈电现场人员、设备厂家代表一起居住。

(四)

在现场期间,我有机会多次去公里外的拉合尔市,游览过一些景点,对这座城市有一定的了解。

拉合尔是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文化古城,莫卧儿王朝首都,现在的旁遮普省(巴基斯坦行*区划包括4个省、1个直辖区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省会,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森林城。穿行在市区,感觉置身在森林中。整座城市林木参天、花草遍地,建筑和街道完全掩映在绿荫之中,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拉合尔城堡

巴基斯坦的古代王宫,据传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为其皇后建造的。古堡占地面积达12万平方千米,四周高墙环绕。古堡内亭台楼阁、深宫大院、喷泉水池、园林花圃,应有尽有。

古堡中央是一座由40根圆柱支撑起的宫殿,是当年皇帝办公场所。由此走出就来到了大理石朝觐台,在这里皇帝检阅*队、接受朝拜。

古堡中画廊的石柱上,千万颗彩石镶成的歌舞、斗象、打马球、狩猎等场面惟妙惟肖,呼之欲出。

当年皇后所居住镜宫,屋顶天花板上镶嵌有无数的宝石和玻璃球,烛光映照,满屋生辉,更是古堡中的奇观。

如今,几百年过去了,堡内许多建筑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已无法领略古堡全貌。但从保存下来的建筑和设施中,人们仍能感受到当时的奢华和辉煌。

拉合尔城堡于年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巴德夏希清真寺

巴基斯坦最大的清真寺,建于17世纪,与拉合尔古堡隔街相望。

右侧为巴基斯坦某著名诗人、思想家的陵墓。寺院高大的围墙由红砖砌成。脱掉鞋子,登上台阶,进入院内,眼前是边长为米的方形广场,广场正中是用大理石砌成的16米见方的水池。广场西侧的礼拜寺顶,3只巨大的银色圆球在阳光下光芒四射。礼拜堂内圆顶上,镌刻着各式图案和经文,光彩夺目。正中地面铺以地毯,供祈祷之用。

巴德夏希清真寺可同时供7万人同时祈祷,为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夏利玛花园

“夏利玛”意为“娱乐宫”,建于年,占地20万平方米,是莫卧儿王朝的御花园。整座花园被土红色的高墙环绕,院内开阔、幽雅,布局工整又不显雕琢,尽显大自然之美。

核心景区,围绕着一泓湖水,筑起一组亭台楼阁。湖水分成3个梯级,递次下降。排列有致的银色喷泉从石刻花蕊中向上竟相喷洒,落入湖中,水花翻卷。沿台阶从上往下看似江河直泻,从下往上望如瀑布高悬。湖心有白色石栏围砌的眺台,笔直的石板桥与白色凉亭相连。

沿湖而下,当年皇帝沐浴之处,周围是一排排石凳。

远处由多组喷泉组成的喷泉甬道、林荫小道、交错的长廊、林立的雕柱,和谐统一。

整座花园,千姿百态,诗情画意,令游客流连忘返。

拉合尔独立纪念塔

年,穆斯林联盟在主席穆罕默德?阿里?真纳领导下,在拉合尔举行会议,通过了建立巴基斯坦国的历史性宣言。经过广大穆斯林人民长达7年的艰苦的斗争,终于在年,迎来了巴基斯坦的独立和解放。

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年,在当年起草和宣布宣言原址,建立了这座独立纪念塔。

纪念塔高60米,塔基为五角星造型,往上是向上盛开的莲花,主体是向上收窄的由矩形立柱组成的圆柱体。塔内设有通向塔顶的电梯和楼梯,登上塔顶平台可俯瞰拉合尔全城。

在拉合尔以东17公里的巴印边境口岸瓦格赫,每晚两国举行的降旗仪式,由于表演士兵动作夸张、搞笑,观众参与热情高,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年都有大批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

我们F厂所在地费萨拉巴德距该边境公里,开车2小时,我们在现场服务的几乎所有人都曾前往观看,我更是先后随郭主任、出版的三位师傅去了两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仪式正式开始前,是热场环节。一名身穿国旗的巴基斯坦人挥舞着国旗在震耳欲聋的国歌音乐声中,在场上一会走向观众与观众互动,一会绕圈猛跑。全场观众挥舞手臂,群情激昂,齐声呼喊“巴基斯坦”。

在热烈气氛中,8名高大的巴基斯坦士兵,头戴“鸡冠”帽、脚蹬大皮靴,大摇大摆、雄赳赳地来到场地中央。站定后,从中走出一人、二人进行单独表演。表演者疾步快走,手臂摆动接近水平位置,走着走着,突然止步,改成正步,双脚高高抬起,重重砸向地面。还有士兵单手叉腰,另一只手高高扬起,昂首挺胸满场绕圈,犹如我国京剧武生走台。

表演结束,巴印双方士兵一通标准动作后,打开各自大门。随后两国各一名士兵相向向前,同样是双脚高高抬起,重重砸向地面,双方几乎碰到一起,转成90度后离开。

接着,双方各有一名士兵来到本国国旗下解开旗杆上的绳索,走向对侧站立,双方绳索成交叉状。在*号声中双方国旗在士兵控制下缓缓同步落下。双方各有两名士兵把国旗熟练叠起,其中一名士兵双手托着国旗,在后边士兵护送下回到城堡。士兵返回后,双方各一名士兵伴着夸张的动作,怒气冲冲奔向对方,在到达边境线一刻,戛然而止,双方枪托猛烈对撞。紧接著,气氛骤变,双方握手离开。随即,双方士兵把各自大门关上。

整个仪式持续近半个小时,观众从头到尾反响热烈,兴奋不已。

(五)

9月13日,应K厂之邀,我去那里和同专业的李萍工程师研讨技术问题。K厂水工室同事孙威带车到公里外的卡拉奇机场接我,在返回K厂前,孙威带我游览了市内几处主要景点。第二天,我在现场“工代”办公室和李工就相关技术问题交流、讨论了一天,提前完成了此行工作任务。

15日,土建室同事马长慧送我去卡拉奇,同时去机场接国内来的我院徐淑梅师傅。当晚我们住在卡办,第二天我和徐师傅一起飞F厂。

那次去K厂,经停卡拉奇期间,我主要游览了真纳墓、巴图大清真寺、费德尔厅、海滩等地。

真纳墓

位于市中心,建于年,是为纪念巴基斯坦国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纳而修建的。

真纳生于年,年加入“全印穆斯林联盟”,其后两任该联盟主席并被选为联盟终生主席。他首次提出建立穆斯林国家设想,并把这个国家命名为“巴基斯坦”。在他的强有力领导下,广大的穆斯林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终于在年建立了巴基斯坦国。一年后的年,真纳逝世于卡拉奇。他为巴基斯坦国家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在巴基斯坦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

真纳墓顶部为巨大的白色圆顶,主体为方形白色大理石结构,底部台基呈四方形,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建筑。

陵墓四周是大片绿地,林木蔽日、花草遍地。通往正门的路上,高大的椰子树迎风摇曳,宽阔的水道清澈见底、喷泉奔涌。整体环境清新、幽静,给人以庄重、圣洁之感。

进入墓室,大厅正中是银色围栏环绕的长方形大理石棺椁,上面镌刻有墓志铭和花纹图案。一侧石碑上刻有真纳的名字和生卒年月。四名高大威武、手持钢枪的士兵在围栏四周站立守护。

大厅正上方,悬吊着一盏由周恩来总理生前代表中国*府赠送的巨型水晶吊灯。

巴图大清真寺

位于卡拉奇国防区,中国人习惯称之为“海*教堂”,建于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单穹顶清真寺。穹顶直径72米,中间没有柱子支撑。

清真寺还包括一座尖塔,高70米,与穹顶建筑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清真寺主体建筑全部由大理石建造,通体为白色,给人以圣洁、肃穆之感。主祈祷厅可容纳人同时祈祷。

费德尔厅

原是一座欧式教堂,后用作艺术馆。建筑外观典雅、漂亮,周围是一大片绿地,是卡拉奇为数不多的重要景观之一。

在巴基斯坦的那段日子里,在工地、在费萨拉巴德、在拉合尔、在卡拉奇我照了不少像。每卷像照完,我都去市里的一家名叫“M.SUNNYSTUDIO”的洗像馆冲洗,每次老板都会赠送一本64开带有“FUJIFILM”字样的简易相册。

如今,这些记录着我在巴国工作、生活经历的一本本相册,几经搬家仍然静静地“躺”在我家书柜里,成为我永恒的记忆。

进入9月中旬,我院负责图纸出版的徐淑梅、*春贵和*慧君三位师傅相继来到了现场,他们是来现场出版“竣工图”的。这时,我们建设项目的发电机组已实现并网,现场剩下来的工作主要是“消缺”,配合现场施工调试工作的设计代表使命基本完成,我本可以打包回国了。可总代表考虑,图纸出版过程中复印机使用维护量大,需要有人经常去拉合尔复印机经销公司联系专业人员。这时现场就剩我一个“懂英语”的人,于是我被“扣”在现场又待了一段时间。

11月12日,在圆满完成了现场服务工作任务后,我和于工一道(转道K厂)启程回国。费萨拉巴德机场航站楼前,鲜花依然盛开、小清真寺依旧人来人往、……看着这里熟悉的一切,我百感交集。在这里,我先后送走了孙向*卞晓东、何红缨季丽杰、小付……由于在现场时间长,加之与家人通信联系困难,在中后期,想家的想法愈来愈浓烈,甚至想马上就回去。无奈,公务在身,无法实现。当同事一拔一拔离开时,我内心充满羡慕,当时想我是他们就好了。今天我终于成为他们了!几天后就回到家人身边了,我怎能不激动!

在和司机哈里德道别时,他说:“兄弟,明年我就去中国、去长春,那时我找你!”我自然是表示热烈欢迎,也真心希望能在长春盛情接待这位与我结下深厚友谊的穆斯林兄弟。时至今日,我一直没有收到这位朋友的消息。他肯定没来中国,衷心祝福远在巴国的他和他的家人生活幸福!

当天下午,在卡拉奇机场,马长慧带车把于工和我接到了K厂。4天后的16日,李萍、马喜奎两位同事送于工和我去卡拉奇、回国。

出国这么长时间,回国总要带点东西。在卡拉奇,我们去了中国人常去的喜来登酒店一带商业中心等地,选购了一些物品和礼品。

11月18日凌晨,在离家整整8个月后,在卡拉奇机场,我终于踏上了回家的国航班机。

6个半小时后,飞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

在首都机场出口,我一眼就看见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妻子和长高了的女儿,还有照看女儿的小姐姐,激动心情难以言表。

在开往市区的出租车上,女儿一遍又一遍地唱着那首歌曲《牵挂你的人是我》:

“离不开你的人是我,想着你的人是我,牵挂你的人是我,忘不了你的人是我,看不够你的人是我,体贴你的人关心你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

当时的情景让我至今难忘!

在写作本文过程中,我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高林生演唱的《牵挂你的人是我》,思绪又一次被带回到了26年前,带我飞向了我曾经工作、生活过的那片异乡土地。撰写此文,算是对那段难忘时光的纪念。

后记

在这次出国回来后,按照当时国家对长期出国人员*策,我在设在长春市友谊商店内的出国人员服务部以优惠价格购买“一大一小”两件家电:大件是价格美元的29寸黑色“松下”(PANASONIC)画中画彩电,小件是白色“松下”(NATIONAL)微波炉。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产家电质量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当把这两件日产家电搬回家,看着音画俱佳的大电视、用着功能多样的微波炉,全家兴奋了很长时间。随着家电更新换代,我家的这两件家电早已送人,但它留给我的记忆一直在我心中……作者简介李岩山,男,汉族,年冬月生,吉林九台人,正高级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先后就读于九台县三台公社大窝堡小学、九台县第十九中学、九台县第五中学、东北电力学院。供职于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期从事电力设计和管理工作。历任专责工程师、副主任工程师、主任、设计总工程师等职,曾负责、参与多项国家、电力行业标准制定和多项国家重点及海外电力工程咨询、设计工作。

曾在《咱们村》发表作品《老房子的记忆》《韶山一日》《我的第一次出国经历》(连载)《感受母爱》

咱们村

年2月创刊

咱们村地球村-记得住乡愁的世界华人文学平台。

无论您来自北国的小镇,还是南国的边陲;也无论您是生在东海渔乡,还是西漠村庄;无论是身在天涯海角,还是远在异国他乡,《咱们村》永远是您温馨的港湾;拿起您的笔,述说一下乡情、乡音,描绘一下家乡的美丽,讲述一下温情的故事,回忆一下曾经的难忘……

编辑亚静

《咱们村》编辑部投稿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咱们村李岩山在巴基斯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