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发布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
“博阅书苑杯”征文大赛
主办:中共桦甸市委宣传部
承办:桦甸市文广新局
桦甸市互联网信息中心
桦甸市文联
协办:桦甸市博阅书苑
过大年
听着“年”字的到来,就让人想起儿时的年。因为儿时的年,是美好的年。虽然那时那种清贫,现在的孩子不一定能理解,但正因为贫穷,才使那时的小孩非常喜欢过年,因为过年的那几天毕竟是一年中最富有,最奢侈的日子,过年的日子是我儿时的最美的记忆。在我们土家族,有句俗话叫“大人望种田,小伢望过年”,是呀,大人要为一家人的生计劳作,还有一种贫穷的无奈,而我们孩子是不不用考虑这些的。
过年的气氛是从进入人们杀年猪开始的。一些农户一进入冬月尾就开始了杀猪,准备腌制腊肉。寂静的乡村于是就有了那一声声猪的叫唤,伴着那一锅锅滚烫的开水和满地的猪毛,还有村民们那一张张喜悦的笑脸和不时飞出的一阵不知谁说的笑话而爆发的得意大笑声,年猪饭就会异香扑鼻而来。我们土家族的年猪饭都要蒸蒸菜,这种菜很好吃,既可当饭吃又可当菜吃,它是用老南瓜去皮,切成块,然后拌上少许苞谷面、稀辣椒、洋芋,还有的放上萝卜丝,拌匀后放到蒸笼里,上面放上切好了的拌着姜、大蒜、花椒等佐料的肥肉、精肉去蒸。待蒸笼里冒出大气后,就可以吃了。在寒冷的冬天里吃上热气腾腾的蒸菜,也是增加热量的好办法,当然营养就更不用说了。
年猪是农家过年的主菜,待这件事办好后,一进入腊月,于是家家就陆陆续续地开始准备年货了,这一月的集市那是最热闹的了。我们跟在父母的身后兴高采烈地去买年货。拥挤的人群,嘈杂的声音,市场上花花绿绿的各种衣服,挂满铺沿的年画,街边上各种小吃摊热气腾腾的包子,还有村民背上的背篓都成了我们心中最美丽的风景。赶场回来,于是我们就有了美美的花衣和糖果,但是这些东西不到过年是绝不允许动的。衣服得平平正正地压在箱子里面,大人下田去后,我们会欣喜地不时拿出来看两眼。准备过年吃的花生、糖果、瓜子虽然父母藏得很好,但还是会被我们小孩找到,不让大人发觉地偷上一点点,然后藏到那个屋后竹林里津津有味地吃。然后躲在那里睡上一小觉,等父母从田里回来后,如果发现我们偷吃了,就跑远点躲起来,到晚上等父母打着火把到处喊啊找时,就不会再责怪我们小孩子了。
过年的气氛中最富有代表性的莫过于熏腊肉了。一头猪砍成块是有规距的,要不多不少砍成三十六块抹上盐,直到肉中的水分差不多都被腌出来后,然后在火塘里去用火熏干,这样的肉才会日久弥香。有的家还喜欢将腊肉用柏树枝烧烟熏一下,以增加肉外观的美感,同时还可防生虫,于是一缕缕的烟弥漫在山寨的竹林上空。过年还必不可少的是打制*豆豆腐。因为平时总是忙,做这些又是很费时间的,山民们不可能误了农时,而冬日里相对闲些,家家都要准备的。
为迎接一个干干净净的新年,家家户户得在年前来一次大扫除,家中的几乎所有能洗的东西都会搬出来洗。家中的蚊帐、被子、床单等由家中的妇女负责洗。而整个住房里的屋梁角落,楼上楼下,家具锅台等这些一般由家中的男人负责打扫。男人们用一根长长的竹杆,竹杆的上端扎上带竹叶的竹枝,用来打扫屋梁。打扫屋梁时,得全身武装,戴上斗笠,脖子上套上特制的塑料衣服。每当看着大人们忙忙碌碌的身影,我们小孩子心中的期盼就在一天天的增长,数着指头算着还有几天才能过年。
最令人激动的大年三十到了。母亲一大早就起床煮猪头为准备团圆饭和除夕晚餐而忙碌了。通常情况是还要将春节初一到十五要吃的肉都得在大年三十炖好,还得炸好酥肉丸子,晚上下酒的各种山珍美味,鸡呀,鱼呀,这些可都是平时舍不得吃攒下来的。大年三十的年饭都要摆满一桌子,这是我们乡村的团圆饭。如果有人外出,那一定得赶在团圆饭前赶回来,在大人忙碌的同时,孩子就翘首期盼着还未归来的家人。看着那远远的山坡上出现了一个人影,孩子的心中就开始喜悦,希望那就是自己的家人。可当那人慢慢地变大,或者走上了别的村子的路,那失望就荡漾在心头了。就在这一次次的喜悦和失落中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氛围。伴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团圆饭就隆重登场了。因为农村的寂静,所有临近村子的鞭炮声也清楚地能听到。于是几乎从大年三十上午十点左右开始,这鞭炮声会持续不断地响到正月初一早上,而这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把过年的气氛推到了高潮。
吃过团圆饭,一家人就浩浩荡荡地带着锄头、纸钱、祀酒去坟地里祭祀祖先。我们还没有大人的那份虔诚和缅怀。对我们小孩子来说,只不过是觉得好玩而已。我们喜欢看那飞舞的纸钱,看坟头摆放的各种祭品。在大人用锄头,扁担为祖坟培添新土的时候,我们就在坟里收捡刚才放的鞭炮中那些未爆的哑炮,然后拿回来,剥去外面的纸,用火柴点燃,听那冒着一阵烟的吱吱声。过年的乐趣就在这些小小的事中一点点地增长。
除夕夜,那也是最开心和自由的日子,平时母亲总是管着我们。可除夕就不同了,你想和小伙伴们怎么玩就怎么玩,想玩多久就玩多久。虽然我们也想象大人一样玩个通宵,可小孩子一般到十二点还是要上床睡觉的。直到一觉睡到母亲做好了早饭,在母亲的几次催促和鞭炮声中睁开眼睛,迎来了新的一年。
责编│曹铁权编辑│*杰堃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