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往生论五念门第一回一
TUhjnbcbe - 2021/1/9 22:27:00
早期白癜风能治愈否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1204/4302316.html

仁净法师讲授

岁次庚子(年)10月6日于桦甸念佛堂

南无阿弥陀佛,今天我们来学习《往生论》五念门,我们前面跟大家讲到佛子三难,所谓的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通过这三个角度,让我们对现前的因缘,生起一种尊重,同时对我们自己的生命生起了尊重,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一个现缘,都跟我们无上菩提直接接轨。

那么上午讲的几点重新提示一下,做一个衔接。上午我们讲到,我们的生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讲我们的这个单体生命,这个小我,小我又叫虚妄的我,叫虚妄有身,本来是没有的,但是现在因缘有,因缘生因缘灭,究其本,他只是一个暂时的,最长不过也就一百年,一百年就散坏了,这是算盘打满的,不满的没有一百年,所以这个叫虚妄有身,就是小我。

另外一个呢,就是整体的生命,就是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阿弥陀佛这个法界身,就是我们一切众生都在里面,我们皈命阿弥陀佛,我们就是阿弥陀佛身上的一份子,娑婆世界跟西方极乐世界,是迷悟的区别,中间实际上它是没有隔阂的。

我打个比方讲,这个念佛堂是极乐世界,我们暂时观想在极乐世界,好比人睡着了在做梦,梦里有各种梦境,但是你醒来是不是自己还在念佛堂啊?还在。但梦里也许梦见自己在别的地方跟人打架,或者梦见在与别人追赶,总之你感觉不到自己在哪,感觉自己不在念佛堂,但实际你是在念佛堂睡着了,你醒来就是在念佛堂,你根本没离开念佛堂;同样道理,我们本家本国是哪里?极乐世界。对。其实我们根本没有离开极乐世界,娑婆世界是我们的梦境,这个梦里是假的,也就是我们跟阿弥陀佛没有离开。

经典里也是一步一步的告诉我们,一开始我们接触念佛法门的时候,我讲我自己修行的经历,也许对大家有些帮助,是失败的经历。

我早期刚刚入门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来学佛的,为什么呢?因为有种种的因缘嘛,有烦恼有聚集,另外我是遇到了佛教的书籍,当时我看的是一本《参学所谈》,这本书是出家人写的,我生起对出家人的恭敬,是出家人的风帆、这种德行让我生起感动的,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开始也根本不知道有极乐世界,所以不会去求生。

后来我出家之后,有善知识慢慢传播,讲到有西方极乐世界,那时候才知道,后来经常熏习才知道,这一生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前发的愿就想去,但不知道能不能去和怎么去,再通过善知识引导,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迎接我们,又近一步了,我们的往生在哪里呢?在临终。这一步一步的接近,再后来读经典,加上善知识的开导,慢慢我知道往生不是死亡才叫往生,我们现下每一个作为都跟极乐世界是相印的。

所以《观经》上讲,阿弥陀佛离此不远,到《无量寿经》关键点的时候,就讲到最亲切了,念佛往生愿里面成就文就讲到: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后来越来越近,我们往生就在每一个念的当下,都跟往生息息相关的。

所以通过这么多年的摩擦,在修行的路上也走了很多冤枉路,这个冤枉路倒不见得全是坏事,偶尔对我们自己的成长过程当中,有些摔跟头也是正常,摔了跟头得到这个法反而珍惜。

所以我们学佛一路走来,有很多因缘,通过这个种种的角度,以及现在这个法则,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我们今天上午讲的,有一个点叫佛法生活化,跟我们生活要息息相关,这样啊跟我们生活日用当中,他有接轨的机会。要不然我们学了很多,在生活当中还活的很憋屈,那一定是我们学了法则没有去用。

有人就讲过,师父啊,这个佛法没有用啊,因为他有求,没有得到想要的,念烦恼不是真念佛,他就讲没有用;后来师父给他开导,不是佛法没有用,是你没有用,因为你没有用法则,所以你就没有殊胜的受用和利益。

实际每一个现行对我们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有一个习惯,就是把很多因缘擦肩而过,已经形成这种思维模式了,就是很多好缘分在我们跟前,错过了。一旦错过了还会产生一个习惯的思维,就容易成了习惯思维模式,始终那样思维,那样的想法,最后把往生就推到未来去了,把成就推到未来去了,法益推到未来去了,把未来的这个期许当成我们的一个向往,向往期许,期许向往,就把现在当下的缘分给丢失掉了,这是我们这次学的比较重要的一个点。

我们一定要落实在现行当中,在生活当中去运用,这样法呢就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支持。这种支持那是立竿见影的,因为你一用法,法马上就彰显出来了,你能感受到,并不是要等到未来。

你念佛,念什么佛?佛有很多,你光念一个狭隘的佛,念阿弥陀佛来接你的佛,你会很憋屈,阿弥陀佛什么时候来接啊,临终才来接,你就会狭隘的想,我以前就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没来之前中间这段时间怎么过呢?所以就定在那里了。

我上午就讲到周遍意,一切的一切都是阿弥陀佛的展现,也有现在佛,也有未来佛,也有过去佛,过去佛比如释迦牟尼佛,无量无边的过去佛都念完了。大家知道现在佛是谁啊?是我。也可以这么讲,是阿弥陀佛,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阿弥陀佛就住在我们这个世间。因为他这个存在的形式不是用肉眼来看的,他这个法体就在我们现前每一个作为当中。

我那年到苏州灵岩山,有个碑上四句话,当时我看到非常震撼,就把它抄下来了,抄了两句我有机会就会把它写出来,我把它作为我们往生堂上的对联,灵岩山是印光大师道场,上联是:三界无安众生谁乐?我们这个世间没有真正快乐的人,天王都不快乐,三界都是轮转相虚伪相,不真实,都是假的,我们用我们的单体生命去看,那就差异很大了,你看周边的人他比我富裕,比我有才华,比我长的庄严,那就有憋屈。

如果我们站在大的视角上看,都差不多,都是轮回种性,三界都是轮回种性,叫三界无安,众生谁乐?下面讲的最痛快了,大家可以记住下句:一手常垂大千遍覆。就是阿弥陀佛的手垂下来,哪里都有阿弥陀佛的接引,我们不认识的时候就会以为是冤家,不认识跟它对抗,让你接纳它的时候,每一个缘都是阿弥陀佛的手,来接引我们是不是?阿弥陀佛就在我们现缘当中,这样这个法就在我们现缘当中活起来了。

现在人类的这个烦恼相,业障由什么产生的呢?就是情绪化,我们人的情绪是一个总集,情绪上来是受害者,所以经常要用法则来安心,不以情绪来主导,情绪有没有?它一定是有的。来了一回心,原来是阿弥陀佛接引来了。不要把情绪扩大,我们人在一起要有一些公约,这些公约大家要是都建立了,以后相处起来那就轻松了。

什么公约呢?他人在情绪当中讲的话不算数,现在我们很多人把别人情绪化讲的话当真,那自己就受委屈了,对不对?对。因为他情绪讲的话不是真话。我打个比方讲,一对夫妻在家吵架了,最激烈的时候容易讲什么?离婚。对不对?很多人上当了,本来他不是真想离婚,就是情绪讲出来的,不是真话,离婚就离婚,很多人是冤枉的,不是真的要离开,鸡毛蒜皮的事最后搞成那个样子了。所以我们社会要有公约,他人讲的情绪话,我们不当真,你要当真你累啊,你自己减损、他也减损,所以这种思维模式要大众共同的建立,建立这个次序,大家都这样认为了,那就好了,我们甚至看到别人讲话,攻击的话不作数,这个点上就不会摔跤的,不会为了情绪的事而纠结了。

你不用去管它了,为什么?它不是真话。平下心来静气讲的话我们听,情绪*气讲的话不算,很多矛盾就会跨越过去了。所以去对比一下,每一个缘分都是阿弥陀佛的接引,一个是随着情绪走,一个是娑婆、一个是极乐,一个是东、一个是西。对不对?

所以我们对念佛啊,有一个方向,什么方向呢?我们以前的思维模式,经常有苦恼,那你遇到佛法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了。所谓日日朝东走,回头即是西。原来那么想,现在我们不那么想了,就是西方了。一定不要把自己他人情绪讲的话当真,这样我们走出迷茫的纠结的苦恼的这些因缘,慢慢的就走出来了。

END

微妙净花台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往生论五念门第一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