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谢家梅怀念父亲回忆录910
TUhjnbcbe - 2020/12/2 1:33:00
白癜风必须治疗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3/5593855.html

小编导语

父亲是一把伞,一把永远遮挡在儿女头顶的保护伞!父亲是一座山,一座永远站在儿女身后的大靠山!父亲也是一条河,无论子女身在何处,他的甘露依然滋润所有孩子的心田。

爱是无价的,而父亲的爱更是无私。那种充盈于枝枝节节的父爱,虽然琐碎,但真实而感人!

怀念父亲回忆录

谢家梅

(9)

辽宁桓仁浑江水电站已经竣工,大批的工人干部都要进入白山电站。年4月,医院的学习结束了,本来应该是5月份毕业,但因为白山水电站年5月1日开始施工准备,需进入大量的工人、干部、民工,急需医护人员,因为我的学习成绩优秀,就把我和另外的六个学习比较好的学员,还有10多个内外科的医生、药房的,化验的、X光的,从辽宁调到吉医院工作。年的4月11号,我从辽宁省桓仁县浑江水电站,调到吉林桦甸白山水电站工作。第一次这么远的离开家,很是想念父母和家人。

那时的交通不方便,辽宁桓仁到通化、梅河口、磐石、桦甸、白山镇,还需在梅河口和桦甸分别住两个晚上的旅社,那时的火车只是通化到磐石,其余全是公路,我们在桦甸上了通往白山镇的客车,经过了很多盘旋的山路才到白山水电站的。作为先遣部队的我们,与年的4月13日下午4点钟到了白山水电站。这儿的景色很美丽的,森林茂密、山峦起伏、大树参天。下车就感到有一种原始深林的味道,就感到有一种人烟稀少很荒芜的感觉。这里的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位于松花江上游的白山镇空气很清新,早晨我们还没起床就可以听到清脆的各种鸟叫,医院的楼里,吃在患者食堂。医院是一座工字型的三层楼房,建筑的很飘亮,占地面积好大的,建在了半山坡上。第一个周日,那几个年龄大一点的医生,领着我们年轻人到镇里转转。顺着白山镇的南北主街,走了大约一站地到了镇北,看见了3个非常棒的建筑。一个是58年苏联专家办公和居住的,现在叫土建楼,二个是一座很高档的,局里的重要会议一般的都在这儿开,能放电影,还能搞文艺演出,还看见了苏联专家休闲乘凉的美丽漂亮的。这些建筑当时还是很雄伟壮观的,因为毕竟是给苏联专家用的,也是国际化的标准建筑啊。第二个周日,我们医生和护士大概10多人,顺着江边的公路溜达,观看大坝的基础位置。欣赏大江两岸美丽的景色,树林茂密、千枝竞放、野花芬芳、彩蝶飞舞。松花江的上游江面很宽阔,不时的还能看见几艘小渔船点缀着江面。医院,年电站下马时留守的医护人员,只有两个医生,一个药房人员,一个护士,内外妇儿全干,

金大夫和现在的刘宇大夫是全科医生,我们去后就是筹建、医院,还在筹建各个工地的卫生所,医院就我们30几人,大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陆续大批的人都进来了,工人、干部、大量的民工,清华、北大、人民大学,大连工学院、长春电校、北京电校,沈阳电校、各大院校的学生都来了。因为那时这些学生是需要改造的“臭老九”,因为那时这些学生有很多是成份不好的资本家、地主子弟。这些学生当时是分配在工地最脏最累的打风钻、扒渣、开挖的活,医院也从辽宁桓仁浑江水电站过来了五十人,

还有20多个女民工也进来了,

当护理员。每到周六周日,

我们也要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的,我们的生活很苦的,周三还得*治学习一个下午,有时晚上还得开会。这时的我们就都到二食堂吃饭了,需要上上下下好几个坡度才能买到饭的,有好多个很大的食堂,有一食堂、二食堂、三食堂,江边食堂、一处食堂,二处食堂、三处食堂、四处食堂,还有三十四食堂,每一个食堂都是要排号站队买饭的,那时的我们水电局的人们都是轰轰烈烈的在忘我的工作。我虽然工作了,可是爸爸还是挂着我,把我当成小孩子,每半个月就给我来一封信,告诉我好好工作。爸爸知道吉林冷,让妈妈给我做了一套新的被褥,还做了一套新衣服,并且还花了15元到被服厂给我买了一件棉大衣,这件棉大衣我没有要,说服了爸爸退掉了。

我是感觉太贵了,还是留着钱给家里买粮吃吧,但是爸爸到现在也不会明白我的意思的,我只是说我不喜欢的。

那时的白山电站刚开工条件比较艰苦,就连洗漱用品都很难买得到的,一块饼干和一个面包都买不到的。一个骑自行车的人都没有,因为那样的路不能骑车的,步行都会摔跤的。即使稍微宽一点的路也是七陡八坡的,只有通往江边工地有一条能跑汽车的公路。夏天道路泥泞、冬天白雪皑皑,机械昼夜不停的轰鸣,大*车一辆接一辆的在拉着土石方奔跑,工人们上下班都是步行的,就连局里的大小领导也都是步行走到很远的江边的。这儿的冬天可真的是冷的,我就穿了一个小短棉袄透心的凉,连个围巾都没有的,天寒地冻,大雪纷飞。

同事们都托出差的人到北京、上海、大连捎围巾、棉大衣,可是我没有买的,我不能买的,因为我不舍得在我自己身上花钱的呀,心里总是惦念家里的父母和妹妹们的。我父亲年轻时跑行商来过桦甸,知道这儿冷,入冬时爸爸就到农村,花了五元钱给我买了一张大狍子皮,怕这儿天冷床凉让我铺在褥子下,还给我买了一个绿色的颜色鲜艳漂亮的热水袋。

可敬可爱的爸爸:您为女儿太操心了!

爸爸我爱您!您的女儿们永远都爱您!

(10)

刚到白山水电站时,我被分配到到注射室工作每天就是给患者打针、包扎处置伤口,然后就是开支后,

马上到邮局排大队给家邮钱,天真无邪的我很快乐!

三个月过去了,

我就上病房了,那时我们都愿意到病房,因为病房学的东西多,除了打针换药还有导尿、灌肠、洗胃,抢救患者,

在忙碌的工作中,我遇到了一个实际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很长的时间,就是工作中需要手表,因为要做青霉素,破伤风试敏,还要抢救患者,观察静脉输液的滴速等。

白天还好说,有带表的同事,可是到了单独值夜班时没表时就不可以了。

那时的表都得上弦的,有一次上夜班我借了同事的表,半夜表停了,我就给上弦了,可是还是不走的,表不走了、我吓坏了,我还以为我把表给弄坏了呢,好不容易熬到了到了第二天的7:30分接班,我和借表的马晶真诚的道了歉,

我还说去帮着修表呢,马晶笑了说表没有坏的,是你上反转了,我的心才落地了。父亲知道我需要表很着急的,父亲很聪明,我家后盖的房子后面有一块地,父亲说明年什么都不种了,就种大蒜吧,卖了好给我买表。春天的时候种上春蒜,阳历的八月份收获了,妈妈就到水电局去买,因为水电的人有钱卖得快。到江北水电需过个大桥得步行15里地,其中有一个很长很陡的大北岭、道路很难走,妈妈连续的卖了两个多月才卖完的。

天气很热还是带着我的小十妹妹去卖的,那时小十妹妹才2岁半,

天气热妈妈连根雪糕都没有舍得给妹妹买的,就怕卖的钱不够买表的。那时是卖蒜辫子,5角钱8角钱一挂,很巧的整整卖了元,一分没多一分没少,那时的上海表就是元一块的,还是凭表票供应的。爸爸费了很大的劲托人要了一张表票,为我买到了一块上海表,我没有太大的高兴,因为这块表凝聚了我家父亲母亲的汗水,戴上了这块表心里很不好受的。但是爸爸妈妈看见我带上了表,他们都露出了快乐的笑颜。

每年有一次探亲假,每次回家要走时都是父亲起早送我到车站,每次的我都是乘坐最早的第一趟车5点发车,辽宁桓仁到新宾县的南杂木5个小时,赶11:30分南杂木到梅河口的火车。

爸爸妈妈三点钟就为我起床了给我做吃的。

四点就出门了,爸爸一直把我送到座位上,车开动了,爸爸还没有走的,父亲还是在那儿泪水盈框的看着我乘坐的车远去的。

妈妈不能送我的,因为我最小的妹妹是69年12月份生的很小的,父亲总是这样的在关心女儿,我实在的是太想念父亲了!由于工程的开工,由于文化大革命刚刚的结束,那时还有“抓革命,促生产”、“愚公移山”等口号,*团员带头工作,成立*支部、团支部,我还是团支部的宣传委员呢,医院的年轻人那时就60多人。我每天都投稿写文章的,写大干社会主义,大干工程的文章,写做好后勤工作,为人民服务的文章,由于各大院校的那么多高材生,所以白山工地的文化氛围还是很高的,我每天都兢兢业业的工作,很热爱我的白衣天使神圣的工作,

我的爸爸每半个月来一封信,每封信里面都在嘱咐我:要努力工作,为人民服务!亲爱的爸爸:您的三女儿爱您!永远爱您!

作者

谢家梅笔名一榭梅香出生辽宁桓仁,68年下乡,71年参加水电医院从事医疗护理专业,91年哈尔滨医大进修皮肤专科,92医院皮肤科医生,98年退休成立谢家梅皮肤科诊所至今爱好文学、旅游和摄影等。

《咱们村》原创媒体

第期

《咱们村》----天下游子的心灵家园!无论您来自北国的小镇,还是南国的边陲;也无论您是生在东海渔乡,还是西漠村庄,《咱们村》永远是您温馨的港湾。

拿起您的笔,述说一下乡情、乡音,描绘一下家乡的美丽,讲述一下温情的故事,回忆一下曾经的难忘……

《咱们村》敞开温暖的怀抱,欢迎全国各地作者投稿。

??

投稿须知

《咱们村》作家交流

全国作家0

投稿邮箱: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谢家梅怀念父亲回忆录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