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全域旅游的ldquo桦甸模式rdq
TUhjnbcbe - 2020/11/14 9:47:00

桦甸市桦郊乡晓光村的文官实老人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在70多岁的年纪还能成为“生意人”……

一个月前,“首届桦甸市朝鲜族辣白菜文化节”在他们村举办,村里的老人制作的辣白菜、打糕和米肠一下子卖掉了几百斤。算算一年下来,光是来村里游玩的游客就消费了辣白菜一万多斤!

“我们老头老太太有20多人吧,都来帮着做,卖给游客。以前是腌完了我们自己吃,现在我的手艺有更大的用武之地了!”

和许多朝鲜族村一样,晓光村80%以上的农民都在韩国打工。近几年,桦甸市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晓光村也巧借“东风”,打造集休闲、旅游、民宿于一体的特色民族村寨,还入围了“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名录”。

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今年50岁的金仁华在韩国务工9年后,重新回到了村里。

“我经营饭店,现在面积是平方,旺季一天接待量多人。还有多垧水田,种有机大米,一部分饭店用一部分往外卖。一年下来,这两项收入大概是多万!”

金仁华说,在旅游业的助推下,餐饮和种植项目目前吸纳了几十位当地农民前来打工,大伙一起奋斗,共同致富。

而在桦甸市八道河子镇的枫雪部落景区,周边农民通过参与建设,一年可增收几万元。经理张中全的眼光已经看向了年暑期:到那时,这个位于肇大鸡山脚下、与北大湖滑雪场为邻的新建景区将与游人见面,通过和传统景区之间相互借力,将实现乡村旅游的多功能、多维度发展。

“这里有影视基地、林海雪原、森林游吧等13个项目。结合四季游的特点,我们打造度假旅游、观光体验和康养等形式。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建设完毕,二期工程主体已经全部完成,来年七月准备正式对外开放。”

今年盛夏时节,桦甸市内河的十里荷塘香风阵阵。桦甸市委书记刘慧*介绍,桦甸市按照生态宜居的标准斥巨资治理内河,使过去饱受诟病的“臭水沟”成为一道风景,也改善了整个城市的面貌。

“我们利用了四年的时间,把内河的沿岸和上游的支流封堵了40多个排污口,并入到城市雨污分流管网,沉积下来的淤泥做了彻底清淤。通过抬高上游的水位,让死水变成活水,打造生态湿地公园,把内河变成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靓丽景色!”

眼下,“城市即景区、乡村即景点、农户即景观、文化即生活”的桦甸市旅游模式备受瞩目,其背后则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综合治理体系的提升。

近年来,桦甸市不局限于传统的国家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资源的固有格局,而是不断挖掘融合发展的接驳点,梳理全市景区景点、风景栈道、资源聚集区的空间关系,重新认识核心旅游资源区、旅游资源融合区、旅游资源拓展区的价值,逐渐形成了发展全面统筹、布局全面优化、服务全面配套、环境全面治理的综合协调发展布局,使全域旅游人数逐年递增。年到年,桦甸市共接待游客.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75亿元。

记者:商越洋编辑:陈昕国崴吉林广播电视台

吉林大喇叭

工匠精神|吉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制造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域旅游的ldquo桦甸模式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