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神州遨游
一一观央视大型纪录片
《中国影像方志》有感
集团本部组刘亚卿
疫情期间禁足在家,自然看电视的时间就多了。一次不经意间搜索到央视十套有中国影像方志的栏目,因搞过一段地方志工作,便好奇地打开看看,这一看便不可收拾,每天定时回看一集,至今己看到多集。原来,中国影像方志是一个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中国有二千多个县城,方志对它们逐一巡礼,介绍它们各自渊源流长的文化根脉,展示各地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这档节目为它们用影像记录当下,用地方表达中国。使之成为"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看了那么多期,真是感慨良多。这一座座县城就象一颗颗珍珠,在中国这个大盘中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形象、立体、全面地反映了"可爱的中国"。每一集介绍一个县,约一个来小时,内容大致分为地名记、历史记、考古记、人物记、音律记、古建记、红色记、民俗记、美食记、当代记等。这些纪录片使我涨了知识,开了眼界。过去只知北京周口店类人猿头骨的发现,确定了人类的历史分期。如今才知全国多地都发现了人类的早期活动遗迹。如山西芮城的坡头遗址;被称为东方庞贝的具有河湟文脉的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辽宁建平的红山文化;吉林桦甸寿山仙人洞21万年前的旧石器古人类遗址;安徽的帝王之乡凤阳发掘出古人类头盖骨,在与之不远的东至县华龙洞也挖到了33万年前的东亚古人类头骨,被考古学家认定是继周口店后人类化石最丰富的地方;而满州里蘑菇山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发掘,使远古人类文化达到了与山顶洞人同期的水平。曾去宁夏贺兰山看到过远古先民的岩画,以为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看了这档大型纪录片,才知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山崖竟有四千多幅岩画;*天山北麓的木垒县也发现了几千幅岩画,而托克逊的岩画竟画有古代当地的水系。最让我震撼的是古代匠人的建筑技艺,真正的大智慧啊!河北雄县在宋辽时期修建了长65公里、宽25公里的地下长城作为战备通道;山西介休张壁古堡建成的地下立体上中下三层地道,总高差20米,古堡内有四街八井七十二巷还有地道,集生活防御于一身,原来地道战古已有之!陕西三原县的地下四合院被称为人居史上的活化石;福建、温州一带的廊桥沒用一枚钉子,全靠榫卯楔成,被称为廊桥之乡;广西容县的真武阁几千年来经历三次地震二次台风却屹立不倒,其中的奥秘却是四根悬空的大樑;福建的土楼除了方型、圆型还有将一座小山包在其中的大脚丫型,客家人创造了土楼、围屋还有碉楼等各种经典建筑历久弥新、留存至今;甘肃泾川县有大小石窟六百多个,被称为百里石窟长廊,里面供奉舍利两千多粒,是真正的佛宝圣地。纪录片还传递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情况。广东龙川县是个千年古县,由于中原人的不断迁徙入住,共有个姓氏,被称为中华姓氏第一县,那里还是世界上少有的发现恐龙蛋、骨胳、脚印三位一体的地方。云南通海是全国的楹联之乡,在那里"无额不匾,无门不联”。四川梓潼县曾是古蜀道通往八百里秦川的必经之地,地势险峻但历代官员坚持植树造林,形成"先交树后交印"的官员交接仪式,皇柏大道,翠云廊是先人留下的崇尚绿植的硕果。那里还是文昌文化的祖庭和发源地,也是两弹建设从青海原子城迀入的基地,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邓稼先、王淦昌等功勋长期工作的地方。曾去云南腾冲拜谒过远征*的"国殇"墓园,不曾想到在此不远只有九万人口的云南边城镇康县,竟有几千人入伍参加远征*。那年去晋陕大峡谷游览,远远的看到偏头关是*河和长城握手的地方,看了介绍偏头县的纪录片才知偏头关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地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是北疆之门户、京师之屏障,为历代兵家争夺之地,此段长城有40公里,充分利用*河天然屏障因地制宜修筑起长城,堪称一大创举,古时偏头关城内还有座寺庙呢!从影像方志中还可以看到,中国多地是非常重视兴学重教、诗书传家的。如湖南常宁有双蹲书院、鹅湖书院,福建尤溪的南溪书院、观澜书院,浙江开化有双座书院等等。诗人李白曾在湖北安陸县隐居多年,长期的薰陶使安陸成了太白诗文与荆楚文脉珠联碧合的诗书之乡。以39道小吃闻名天下的福建沙县,理学大师罗从彦与李侗、朱熹、杨时被并称为闽学四贤,在他们的带动下,沙县从宋代开始就形成五步一孰、十步一庠的文教昌盛景象。在朱熹、范仲淹、苏轼等一批名家的推动下,以宗祠文化发展到让更多人进入书院学习,这是封建社会普及教育、培养人才的良好途经。从各县志中也可看到由于诗书不辍,以致于名人辈出。如陕西勉县出了诸葛亮,山西介休的介子推,重庆忠县秦良玉(女将*)、江西婺源詹天佑、云南通海县纳训纳忠两兄弟(第一个翻译阿拉伯语)、河北安国的关汉卿、山西五台县的徐继畬(地理学家)等等。近代的于右任、李仪增、吳密都是陕西三原人,历史上的建安七子及近现代的张之洞、王蒙都是河北南皮人。看了那么多集,印象最深刻的是山西、安徽两省。过去认为此两地多是穷乡僻壤,无所建树,但现在认识到两省都是文化厚重,贡献巨大,值得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大书特书的省份。几千年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征战纷繁,尤其是游牧与农耕,匈奴与中原之间的争战,以至于历朝历代金戈铁马、民不聊生,光在山西山阴一地就发生过四千多次战争,此处成为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必争之地,霍去病、杨业、李陵、蒙恬都曾在这一带作战。但就是在这样一块土地上靠着山西人的精明能干,孕育出一批批晋商,成为当年金融开山之地,山西太谷是晋商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国的华尔街”。安徽也是如此,由于勤奋好学,不怕吃苦,十几岁就外出打拼的徽州人在外发达后便反哺家乡,建成了歙县、黟县以及西递、宏村、呈坎、南屏等一批经典县城和村落。同时由于徽商的拓展,亦带动了长江中下游一批重镇的建成,"天下徽商"是对他们最好的褒词。晋商、徽商对中国经济发展功不可沒。茫茫禹迹遍布九州,秦砖汉瓦岁月流淌。长江美、*河壮,地方志里先辈们把家乡的历史烽烟收藏。在中国影像方志这个浩瀚的鸿篇巨制里,二千多个县市独特气韵依次呈现,一幅巨大的中国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我云游在祖国大地上,深度了解构成祖国的每一个细胞,吮吸着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自然的知识。那优美壮阔的画面,引经据典的文字,琅琅上口的解说使我沉醉。只要记录片继续放,我呢,保证一集不拉地看下去。会员投稿邮箱:
shfzlz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