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桦甸市被省里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自此,一场声势浩大的文明建设行动在北国金城渐次展开。
为真正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到广大群众身上,桦甸市创新构建“”运行模式,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引领志愿服务队伍走进村屯,通过文明实践温暖人心,积极打造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时代新引擎,努力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绘出一幅多姿多彩的新时代文明画卷。
建章立制构建文明实践“”立体运行模式
一项事业的成功,往往离不开章程开路。制度相随,做起事情来才有抓手。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干不成大事业的。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也不例外。
“我们研究制定了《桦甸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方案》,同时制定了《桦甸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管理暂行办法》,为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促进文明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提供了基本遵循。”桦甸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韩向东介绍说,与此同时,他们针对文明实践中心日常工作及活动,还分别制定了《学员管理制度》《宣讲管理制度》《活动管理制度》《联系指导制度》《考核激励制度》,力求覆盖文明实践活动各个方面。
在建章立制的基础上,结合文明实践各项工作任务及具体要求,桦甸市创新推出“”立体运行模式:设立一套班子,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机构,由市委书记、市长任主任,市委副书记、常委宣传部长和分管农业、文教的副市长任副主任,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组建一支队伍,即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市委书记、市长为总队长,常委宣传部长为副总队长,宣传部主管副部长为执行副总队长。实行三级管理,即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志愿服务总队、志愿服务分队三级架构。打造五大平台,即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等五大平台。抓好五项任务,即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的*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观、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
“实践证明,在这一运行模式下,文明实践工作的任务、方法、内容、程序更加清晰,便于掌握、操作和落实。”韩向东说。
整合资源城乡一体化推进文明实践
资源是文明实践活动的主要依托。
去年以来,桦甸市着眼于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围绕五大平台建设,在所有权、管理权及人、财、物不变的原则之下,整体统筹使用各类资源,城乡一体化同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
一方面,城区做出表率。在市区依托桦甸市文体中心,成立了集文艺创作培训、图书借阅、多媒体阅读、健身体育于一身,文体特色鲜明的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市内社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个。同时,积极挖掘社会力量,丰富文明实践所、站建设载体,在桦甸市邮*分公司打造企业文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处,在博阅书苑打造书香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处。
另一方面,村镇积极响应。“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一要求下,各乡镇街道分别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上有所承下有所启,各行*村文明实践活动及志愿服务活动得以实现常态化。”桦甸市委宣传部文明指导科工作人员董霄说,他们对行*村的*员教育中心、道德讲堂、农家书屋、文化广场、青年之家、妇女之家、卫生室等各类资源场所全部进行整合融通,积极组建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截至目前,在乡镇村屯,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个,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正在持续展开。
强化力量志愿服务直通基层文明实践
志愿服务是文明实践活动的主要力量。
桦甸市在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框架下,围绕“大爱金城”志愿服务品牌建设,重点建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个层次的志愿服务队伍。
文明实践中心层面,由宣传、教育、卫生、文化、法律、民*、科技、农业等相关单位牵头,组建了理论宣讲、新乡贤、法律服务、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教育服务、文化惠民、科技科普、医疗卫生、移风易俗、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红色文艺轻骑兵、帮扶助困14支文明实践骨干志愿服务队,由牵头单位主要领导担任队长,志愿者人数目前已达到1万余人。
文明实践所层面,在各乡镇街道组建了10支志愿服务队,由乡镇街道**主要领导担任队长,目前志愿服务人数达到余人。
文明实践站层面,各乡镇街道所辖行*村共组建了支志愿服务分队,由行*村*组织书记担任分队长,志愿服务人数达到2万余人。
“队伍建设为活动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直通基层,从而打通了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桦甸市委宣传部文明指导科工作人员陈婷说。对于市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她如数家珍:帮扶助困志愿服务队多次带领志愿者深入各村屯,走访帮扶贫困家庭学生;市文联“红色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深入桦郊乡友谊村文明实践站、金沙镇独木村文明实践站、公吉乡九星村文明实践站等站所,为当地群众送去文艺演出;医疗卫生志愿服务队多次深入贫困村开展扶贫义诊活动;市邮*分公司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多次开展金融知识宣讲活动,宣传反金融诈骗知识……目前,市文明实践中心共组织各类志愿活动余场,参与群众1万余人次。
创新载体统筹推动“文明实践+”全面开花
为推动文明实践在当地形成广泛影响,桦甸市俯下身子潜心研究,自加压力,为自己设计了一道又一道加法题,在不断的求解过程中,赢得群众的欢迎和赞誉。
在“文明实践+”的工作思路下,文明实践工作同“美丽村屯干净人家”创建活动、“桦甸好人”评选、文明家庭创建、移风易俗、各级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紧密结合,活动载体得以不断创新,文明实践内涵得以不断丰富。
文明实践+“桦甸好人”评选,树立道德引领标杆。年年底,“桦甸好人”评选活动成为文明实践的一个重要载体。“好人”的示范引领,为文明实践活动注入典型带动的力量。截至目前,共评选“桦甸好人”24人,召开“好人”发布会2场,更换设立“好人榜”40余处。
文明实践+“美丽村屯干净人家”创建,力求村容村貌再上新台阶。今年6月份,“美丽村屯干净人家”创建成功融入文明实践工作后,桦甸市从家庭环境入手,全力推动农民精神面貌提升,为文明乡风建设奠下坚实基础。预计今年年底,全市6个省级文明村60%的农户能够达到创建标准,其他行*村达标率可达40%。
文明实践+实践周主题活动,让文明实践活动更具活力。结合本地实际,桦甸市开展了系列文明实践周主题活动,有效激发了各文明实践站所活力,文明实践更加有生气、接地气。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从去年12月开始,分别于每月开展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乡村巨变话改革”、“欢乐迎新年”等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农村群众参与其中。截至目前,各文明实践所、站围绕“文明实践周”主题活动,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场,参与群众10万余人次。
随着“文明实践+”的全面开花,桦甸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向前推进的步伐愈走愈扎实。在文明实践的策动下,桦甸人民精神饱满、干劲十足,不断向着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积极迈进!
(江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伟洪通讯员*杰堃)
编辑:曲晴
责编:兰卫东
桦甸市互联网信息中心
指尖上的报纸
投稿邮箱
hdtx11
so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