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五月,草青牛肥。
近年来,桦甸市肉牛产业迅速崛起,为当地开辟了又一个经济发展增长点。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政策促动、项目拉动、示范带动、品牌驱动整体发力,扩群增量、提质增效同步推进,农牧循环、绿色发展协同共创,龙头企业、全产业链相互支撑,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了一幅“牛气冲天”的画卷。
一组来自桦甸市农业农村局的数据让人振奋:截至今年4月末,桦甸市肉牛饲养量达到16.14万头,同比增长15.4%;存栏量达到13.91万头,同比增长18.4%;千头以上肉牛村从去年的35个发展到38个。
数据背后是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奋楫争先:3月,克服疫情压力,积极推动和润牧业投资0.7亿元、万头肉牛养殖项目落地金沙镇;4月,推动二道甸子镇获批国家级肉牛产业强镇……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贵权告诉记者:农业部门紧紧抓住吉林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机遇,按照桦甸市“六抓六动”发展思路,实施‘’工程,积极谋划推出21条支持政策和30项重点工作任务,切实将政策转化为推动肉牛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金融普惠强化政策支牧。落实就业部门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农行“整村授信”金融政策和省农担扩大再生产贷款,统筹活体抵押等支牧信贷,扩大养殖保险覆盖范围,夯实农担风险担保,拓宽金融支牧渠道,为更多养殖户、意愿户提供政策保障。截至4月末,桦甸市银信机构以累计扶持户、发放贷1.64亿元。
招商引资,抢抓项目机遇。抓住客商积极主动来桦发展肉牛产业机遇,加大肉牛产业链招商力度,在续建8个项目基础上,新建二道甸子镇暖木村标准化黄牛养殖园区等8个项目,积极洽谈贵州黄牛集团万头肉牛养殖和中储大公3万头肉牛养殖招商项目,构建良种繁育、肉牛育肥、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品牌营销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品牌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依托“桦甸黄牛肉”地理标志,在金牛牧业企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具有“桦牛”特色的饲养标准、产品标准,把“桦牛”做成名牌名标;设立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万元,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展会,布局城市网点、大型商超。目前,金牛牧业已发展“桦牛”4家直营店、6个专柜、13家加盟店,入驻天猫、京东,开辟抖音、快手等线上直播平台。
提质增效拉动品质锻造。支持金牛牧业研发培育新品种,在延边“—西二元”杂交基础上引入安格斯种牛,利用三元杂交优势提升牛肉品质;在国补良种冻精基础上,今年他们又投入30万元,全部用于采购德系西门塔尔优质冻精,优先支持规模养殖户进行升级改良,充分发挥良种繁育在肉牛产业发展中的支撑能力,确保肉牛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核心作用。
绿色环保生态种养发展。桦甸市相关部门就势投资0.62亿元,在当地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探索多种形式的粪污资源化就地还田消纳模式,并通过肉牛采食、秸秆银行和打包出售等方式,加快秸秆饲料化推进工作,实现产业环保与发展、环境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政府对肉牛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视,所推出的肉牛养殖好政策越来越多,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好肉牛产业的信心与决心。有产业融合、有品牌带动,才能更好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要做好肉牛产业深加工,提高牛肉生产附加值,带领更多农民朋友实现共同富裕。”有着40多年养牛经历的金牛牧业董事长潘淑红对记者说。目前是养牛的最好时期。
一幅新的发展蓝图正在绘就:预计到年末,桦甸市力争肉牛饲养量达25万头,存栏达到16.5万头;9个乡镇肉牛养殖量全部突破万头以上,千头以上肉牛村发展到41个,新增养殖户户。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毕玮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