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共建美好社区社区守护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
TUhjnbcbe - 2025/3/15 1:17:00
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近日,北京市召开城乡社区表彰大会,隆重表彰北京市先进社区党组织、优秀社区党务工作者、优秀社区党员及城乡社区治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这些先进代表爱岗敬业、敢于担当、为民爱民、默默奉献,尽心尽力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全心全意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为民哥特推出“共建美好社区”专栏,带您一起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故事,学习他们的精神。

优秀社区党务工作者

崔彩军

“在新形势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关键在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平谷区滨河街道府前社区党总支书记崔彩军始终将居民的事挂在心上,在接诉即办工作中,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努力实现源头治理,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不诉自办。

崔彩军与志愿者共同清理污水井箅子

“胡同办公”常态化

缩短服务距离

府前社区属于棚户区改造小区,平房私宅与楼房混杂,九条胡同穿杂其中,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因无正规物业管理,存在噪音扰民、污水管道老化、墙皮脱落等多种问题。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崔彩军创新提出“胡同办公”机制,由社区书记带头,将“办公室”搬到胡同里面、居民家中、商户门前。通过“每日一题”形式,以胡同为岗位,采取包责连片、巡查处置等方式,把工作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通过“零距离”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服务“全覆盖”、诉求“快响应”,社区服务精准度显著提高。

“社工上班第一件事儿就是走向自己的包片胡同,主动发现问题,查找源头,将一些苗头性的、可预见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崔彩军说。

“我是北小区24楼2单元的居民,我家厨房污水流得满地都是,你们快帮我想想办法吧!”今年5月,社区居委会接到居民电话求助。崔彩军和包楼人员迅速赶到居民家中查看情况,发现是各单元的分化粪池满了。社区工作人员及时与京谷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联系,把24号楼每个单元的分化粪池清掏干净,同时联系了一辆大型高压疏通清洗机,对各单元的污水管道、总化粪池管道进行了彻底疏通和冲洗。从根本上解决了北小区24号楼污水井堵塞的问题。

在污水井堵塞问题解决后的第三天,社区包楼人员到该居民家中回访,一进门就听到“滴答滴答”的水声,工作人员立即与住户一同查看家中水管情况,最终在厕所发现漏水点。工作人员及时安排住户关闭水管总阀门,并逐户排查告知楼上住户。通过排查,在二楼一租户家中发现其水龙头脱落,水花四溅。社区工作人员及时联系维修师傅,有效降低了住户们的损失。事后住户纷纷对社区表示感谢,一位居民说:“多亏社区工作人员在胡同扎根,每天关心我们的日常起居,让我们感到很安心!”

崔彩军搀扶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接种疫苗

便民卡架起“连心桥”

畅通服务渠道

结合街道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崔彩军亲自设计“府前社区便民卡”,红色的卡片正面写着“社区建设需要您的建言献策,我们的服务就在您的身边”,卡片背面则公示着所有社工的手机号和分管工作。

便民卡片由各包片人员随身携带,在胡同办公时向每位居民发放。居民遇到急事、难事时,可以通过卡片上的联系方式,找到对口的负责人,提高了社区为民办事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居民们表示:有了这张卡片,办事简单快捷了很多,比打市民服务热线还方便!“我们通过便民卡进一步拓宽、畅通了服务渠道,大大提升了‘胡同办公’效率,为社区和居民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崔彩军说。

推出社区代言人

强化服务力量

“居民自治也是城市基层管理中很重要的环节,只有居民主动参与并管理好自己的事情,才能更好地将基层群众的所需所求与社区的积极作为紧密结合,把社区服务延伸到居民身边,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真正实现居民自我管理。”崔彩军介绍,府前社区在实施“胡同办公”新机制的同时,大力推行“社区代言人”工作,带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社区热心人于秋兰志愿加入“居民代言人”行列,她说:“以前觉得社区工作挺容易的,但看到工作人员每天在胡同办公,才知道原来社区有这么多的烦心事。我现在加入咱们社区队伍,发现问题就及时向社工反映,咱们多一个人就多一双眼睛,人多力量大。”如今,于秋兰每天自发在社区巡逻,小事通过邻里间的关系自发解决,比较棘手的问题就反映给社工们,由社区多方协调,及时解决。

崔彩军表示,“社区代言人”的出现,为“胡同办公”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将镜头对准社区甚至自己,宣政策、讲故事、话变迁,传扬正能量,充分发挥群众优势,做到小事自行解决、大事及时反馈、难事共同协商,切实增强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也使基层党建融入到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建设中,夯实了居民自治基础。

优秀社区党员

刘汉双

在今年6月召开的城乡社区表彰大会上,通州区杨庄街道新华联家园北区的社区党员刘汉双荣获“北京市优秀社区党员”荣誉称号。此前,刘汉双还先后荣获“全国先进保安员”“北京市劳动模范”等称号,他参与扑灭火灾10余起,挽救人员生命5人次,处理的矛盾纠纷达起。十多年来,他以退伍军人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在社区疫情防控、垃圾分类、应急抢险等工作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年10月8日,刘汉双出生在吉林省桦甸市常山镇一个普通农民家里,父母勤劳节俭的美德、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农村的朴素生活,让刘汉双从小就懂得付出与承担。

年,年满18岁的刘汉双,带着父母的嘱托,走进绿色军营,成为一名武警战士。五年军旅生涯,培养了刘汉双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思想品质、过硬的身体素质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他多次被评为“优秀标兵”。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刘汉双听说政府要招收一批复员军人到北京当保安,立即和曾经的战友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

就这样,22岁的刘汉双成为了一名首都保安员。年,他来到现在就职的北京安国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从教官到品质主管,再到运营工作负责人,岗位一直在变化,但他守护一方平安的初心却一直未变。

年7月3日14时许,刘汉双的办公地、居住地新华联家园北区2号楼发生污水管道井下人员沼气中毒事件,事件发生时,刘汉双正在社区进行工作巡查。听说井下有人员伤亡,明知有毒,他还是毫不犹豫地下了井。刘汉双拽着一根绳子,憋着不敢喘气,用力把受伤者从污水中拽到水稍浅处,把绳子系到伤者身上,与井外的人救起了第一个人。来不及多想,他不顾周围人阻拦第二次下了井,并成功救出了第二位被困者。第三次下井时,刘汉双已体力不支,他克服强烈的头晕,救出了第三名被困者。当他被众人拖拽上来时已几近昏厥,但嘴里还在说着“救人,救人”。因为刘汉双的果断及时和英勇无畏,3名被困人员得以生还。

回忆起那次经历,刘汉双说:“想想也后怕,但当时听着围观者的哭声,我心里没有多想的余地,救人成了一种本能反应。”

年9月15日上午8时许,刘汉双负责的区域内一户居民在家中做饭时起火,浓烟灌满了楼道。通过对讲机听到火情报告,刘汉双立即奔赴现场,第一个冲入浓烟中。他背起一位昏迷者,引领另外两名被困者冲出被火包围的房间。将人救出后,刘汉双又与赶到的消防人员一同加入到外围疏散工作中,看到昏迷的居民逐渐苏醒并无大碍,他回到岗位上继续工作。

年4月8日晚11点30分,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刘汉双和弟弟吃完晚饭后回到小区,发现两名青年男子各自推着一辆摩托车往小区出口走。多年的工作经验让刘汉双马上意识到两人有问题,他立即上前询问,当看到对方形色慌张后,刘汉双一把拔下了其中一辆摩托车的钥匙,他的弟弟默契地把住了另一辆摩托车的车把。两名男子见此情形弃车而逃,刘汉双兄弟奋起直追,最终在其他保安员的合力配合下,两名盗车贼全部落网。追到了盗车贼,刘汉双才发现自己的裤子破了,两个膝盖也在追赶拉扯中受伤流血。

一次次危机关头挺身而出,一次次守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一次次维护社区家园安稳,在刘汉双眼里,不过是使命使然。没有危急事件时,他积极参与街道、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另一种方式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现在做安保工作跟之前在部队是一样的:军事化管理、训练、执勤……虽然手中没有握钢枪,但心中依然想把军人的面貌展现给人民。”刘汉双说,自己做的一切并非为了荣誉,但党和政府给的荣誉却让他更感责任深重。为此,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说:“今后,将以党员的身份,更严格要求自己,用更强的责任感,以军人的无畏勇气和决心,继续做好社区的守护者。”

文字:《北京社区报》记者任可馨郭彦

编辑:刘佳

1
查看完整版本: 共建美好社区社区守护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