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吉林市一男子酷爱收藏生活老物件欲办博物馆
TUhjnbcbe - 2025/3/9 17:34:00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

留声机、饼干盒、米斗、裹脚鞋……这些已经被历史“遗忘”的产物,在江城市民王鎰飛的眼中,却都是“宝贝”。43岁的他酷爱老物件,至今已收藏上万件。“为了收藏,我把车卖了,花了几十万收藏老物件,相当于没了一套房!”但王鎰飛说并不后悔,他的理想是办一个小型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让后人认识这些老物件和它们背后的故事。

酷爱收藏生活老物件

4月6日,在吉林市船营区,王鎰飛拿着抹布,轻轻地擦着一个陈旧的柜子。“别看柜子旧,但它可有来头。它来源于清朝末年,做工非常讲究,镂空雕刻描金的,是富有人家使用的,至今已有多年历史。保存这么完好,十分罕见。”

他收藏的物品千奇百怪,有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箱子和柜子;有各种形态、多种花纹的花瓶;有图案各异已经生锈的水杯、饼干盒;还有裹脚鞋、留声机、唱片、老式电话、磁带等上世纪产物。这些都是生活中常用,现在却很难见到的生活物件。

王鎰飛说,他今年43岁,从小就喜欢生活中的老物件,外公和爷爷家以前使用的老箱子和柜子,他都很喜欢。“我爷爷以前是老红军,我爷爷在延安使用的老镜子,我都保留下来了。”说起这些藏品,他如数家珍:清朝的柜子,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民国时期的樟木箱,经过多年依旧完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箱子,保存完好无损。

“这个小吊床,又叫‘悠车’,是小时候哄小孩用的。”他指着棚顶上挂起来的四个“悠车”说,“人们都知道东北三大怪,‘养活孩子吊起来’,就是用得就是这个。”

他指着几双小鞋介绍:“这是俗称的‘小脚老太太鞋’,古代有一种陋习,就是给妇女缠足使其脚畸形变小,所以又叫‘三寸金莲’。这种裹脚鞋,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甚至没见过,裹脚的老人至今得90多岁,也很少见了。”王鎰飛说。

为了收藏卖了车、没了房

在收藏老物件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有一次他去长春市,看到一位朋友家有清朝的米斗。“这些斗距今已经有多年历史,保存非常完好,甚至有带官印的,我非常喜欢,就花高价收藏了。”回吉林市时,他乘坐高铁,背着两个大斗,手里拎着一个小斗。“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怎么拿着这么奇怪的东西,有人还以为是拍电影。”他笑着说,一路上,也有人好奇,他就给大家将这些物件背后的历史故事。

“我收藏‘上瘾’,看到自己没有的老物件,就想买下来。”王鎰飛说,有一次,他在桦甸市一个农村收老物件,当时他已经收了一车的老物件,临走时,偶然看到一对老夫妇要搬家。“两位老人已经80多岁了,要搬到养老院生活,家中有很多东西要带过去。有个民国时期的老柜子是老人的父辈传下来的,他们并没有打算卖。我特别喜欢,就商量让他们卖给我,最终我花了多元的高价,买下了这个柜子。”王鎰飛坦言,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为了收藏,他把自己的车卖掉了,这么多年收藏老物件,他花费了几十万元,相当没了一套房子。

打算办博物馆免费开放

“他收藏的这些物件很多都是我们小时候用过的,让我想起了童年,特别怀念。以前的这些东西早就不知道哪去了,没想到在他这见到了。”58岁的市民李先生说,他经过过来与王鎰飛交流,交流这些老物件背后的故事。有时候甚至听听老唱片,虽然有杂音,但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感觉很开心。

“有很多东西我都没见过,觉得很开眼界,也学到了一些历史知识。”27岁的市民韩先生说,他拍摄一些老物件的照片,发到

1
查看完整版本: 吉林市一男子酷爱收藏生活老物件欲办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