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的吉林通化,在秋日阳光下披着金色的光芒。走进杨靖宇烈士陵园,园内松柏苍翠,气氛肃穆,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戎装铜像巍然伫立,步入杨靖宇烈士灵堂,在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教师的引领下,学员们向杨靖宇将军三鞠躬,庄严肃穆地拜谒杨靖宇将军。
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内,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引下,回顾东北军民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站立在“抗战时期牺牲的东北抗日联军团级以上烈士名录”前,静静聆听烈士们的故事,黑色墙面上镌刻着一个个抗联牺牲的烈士名字。
这里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苍茫的长白林海中,以民族英雄杨靖宇为代表的抗联将士们进行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战争;这里是解放战争的发起地,“四保临江”“三下江南”“四战四平”,党领导人民军队在这里奏响一曲曲胜利的凯歌;这里是抗美援朝的后援地,鸭绿江畔,42万余名志愿军唱着“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英雄赞歌踏上了保家卫国的战场。
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把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等红色基因作为办学灵魂,坚持系统化布局、联动式推进,突出红色教育主题,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水平,努力打造吉林特色党性教育品牌、全国党性教育示范基地。利用通化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已形成的“一核两翼八区十线”红色教育资源,学院打造了以通化红色资源为核心区,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条红色历史轴线为延伸链,以经典红色、生态绿色、专业特色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现场教学线路。围绕全省“三地三摇篮”红色资源布局,将现场教学线路延伸至长春一汽、长影以及四平、梅河、磐石、桦甸、临江、靖宇等地,穿点成线、连片成面,逐步形成区域培训小循环和省内全域培训大循环的双循环运行模式。
在强化既有师资队伍的精准化培训和目标化培养的同时,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面向全国招聘学术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才,利用由国内权威专家组成的高端智库,开设学习大讲堂,成立课程打磨高端智库专家组,持续提升整体教研层次和课程质量水平。此外,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还聘请了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民、马继志等抗联后代和全省部分高校、党校系统从事党性教育的专家名师担任学院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红色教育师资队伍。(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柳姗姗彭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