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金萍为有源头活水来40集电视连续剧鲜 [复制链接]

1#
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m.39.net/news/a_6205102.html

为有源头活水来

40集电视连续剧《鲜花盛开的山村》

体验生活随笔

编剧|马金萍

我是年7月末接到东北风影视公司老总马普安的约请,创作一部反映在振兴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富饶乡村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矛盾和冲突,这样的一部电视连续剧的。当时,我刚刚完成长篇小说《往事茁壮》的创作,对于转向去创作农村题材的作品,心里还没有做好准备。于是,就有些犹豫。马普安看出了我的矛盾心情,就跟我说,你是不是觉得,没有生活积累,不敢接这个活儿呀?我就跟他说,虽然我是从农村出来的作家,但是,近些年很少下乡,对现在的农村生活,确实有些生疏了,真怕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可就丢人了!马普安就鼓励我说,这样,咱们先下到农村去走走,找找感觉,你要是能找到感觉,这个活你就接,如果不行,我再找别的作者。就这样,老总马普安领着我,下到了长春市九台区一个叫马鞍山的小村子,去体验生活。第一次去的时候,真的就没有找到什么感觉。由于我们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看,跟一些村镇领导们座谈座谈。纯粹是盲人摸象,走马观花,几乎毫无所获。回到长春之后,马总让我写提纲,于是,我就闭门造车,写了几稿,怎么也组织不起故事来。几天之后,马总过来问我,提纲写的怎么样了,我就把我的苦恼跟他说了。我说我恐怕写不出来了,您还是另请高明吧。马总就鼓励我说,你是不是还是觉得脑袋里发空,没故事可写呀。我就如实的把自己的苦恼跟他说了。我说,我现在对农村生活确实有些生疏了。特别是退休之后,已经很长时间没下乡了。于是,马总就跟我说,不啥的话,你上农村去住些日子吧,跟当地农民生活一段时间,好好补充补充营养,千万别浮躁,一定要找到感觉之后,再动笔写,如果实在写不出来,那就没办法了。就这样,几天之后,我带了随身用的一些用品,马总用车拉着我,又把我送到了马鞍山村。在一个农户家住下来了。这次住的时间比较长。房东姓李,五十啷当岁,也挺喜欢文艺的,还挺能唠的,由于住在他家,吃在他家,天天吃住在一起,时间一长,我们就几乎无话不聊了。我们从马鞍山的历史,聊到现实生活,什么东家长,李家短,三个蛤蟆五只眼,谁家老娘们搞破鞋被人给抓住了,谁家的女孩子进城当小姐发财了,还有谁家儿媳妇不孝顺了,等等等等,他给我讲了好多农村发生的新鲜故事。特别是他们村有一个养花大户,她家当家的竟然是个女的。是他老婆当家。他说,那家老娘们老厉害了,养花竟然都发了大财,她竟然把他的鲜花卖到国外去了。而且,长春好多地方美化城市所用的树苗和花草,都是他家给提供的。由于养花,当初她跟男人,差点离婚。那男的,不让她养花,想让她把地承包出去,然后他俩进城打工,女的不干,自己贷款盖了一个花窖,也就是鲜花大棚,一开始养的都是本地的扫帚梅、大叶兰、八月菊、九月菊什么的,后来生意做大了,就从荷兰引进了不少郁金香的品种,她还会做盆景,不少大老板,都上她这来买盆景。有一个松鹤常青的盆景,她竟然卖了好几万块钱。她引进的荷兰郁金香,供不应求,长春的圈楼、青怡坊,很多卖花的摊贩,都上她家来上货。净月潭的郁金香花海,就是她给提供的鲜花。她的故事,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就去找她采访,那女的也跟我说了不少她自己的故事。但她说的,不如我的房东讲的生动。认识了这个养花大户的女老板之后,我忽然对养花这个题材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以一个花农为主人公,写当下振兴美丽是乡村,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点么!于是,我就开始留心这方面的故事。后来,我跟当地的村干部,乡干部们,都混熟了。他们的宣传委员、文化站长,还成了我的好哥们儿,他们又带着我上附近村屯的养花基地去参观。尤其是宣传委员又拉着我,上马鞍山老屯去采风。我这次在马鞍山村住了半个多月,收集到了很多好看好玩的故事。马鞍山村的村主任,又陪着我下到一些有故事的农家,去聊天,去扯瞎话,讲述流传在当地的民间故事,使我受益匪浅。当我的脑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原型,各种各样的素材,都有点跃跃欲试的想动笔写了,马总才过来,把我接了回去。回到家之后,我根据这次采风所收集到的故事,简单拉了一个提纲,拿给制片方看,我们都觉得不是很满意。马总就安慰我,让我不要着急,这期间,他又领着我,先后去了长春附近的八一水库,石头口门水库,新立城水库,双阳水库,以及团山水库,又把美术老师和制片主任带着,到长春附近的农村去体验生活。尤其是,这期间给长春供水的一个大水库受到了污染,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这件事给我的启发很大。再一个就是,桦甸某煤矿滥采滥挖,造成了当地老百姓房屋的下沉,还有吉林某水泥厂污染被关停,都引起了我的极大震动。尤其是吉林水泥厂,老板还是我的朋友,他给我讲述了他的企业被关停的经过,让我很是感慨。于是,我又重新写了一个保护绿水青山和只顾眼前经济利益、盲目开矿采矿的戏剧提纲,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讨论和归纳,我们终于把电视剧的主题定在了“美丽乡村”的本根上,那就是,这个剧主要描写习主席所提出的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写一个开矿与旅游的冲突。写一个废弃的小矿给村民带来的灾难,以及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富饶乡村,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与实惠。以这个主题贯穿全剧,期间穿插着他们的爱情、友情、亲情的故事。一直到九月下旬,我才把故事大纲完整的写出来。投资商和制片方看了提纲,都觉得还可以,这样,我才投入到剧本的创作。从十月初一直写到现在。每天沉浸在创作剧本故事的旋涡里。有时候写不下去了,一回想在马鞍山老乡家发生的那些事,很快就来了灵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一切文艺创作的源泉。通过创作这个剧本,通过这一系列的体验生活,我更加明白了这个道理。附:赴马鞍山体验生活日记六则;9月7日,阴雨。在九台土们岭镇马鞍山村,跟房东李老弟一直聊到到晚上六点多,这时外面下起雨来,老李就张罗吃饭,吃完饭又接着侃大山,一直侃到八点多,看了会儿电视,就休息了。这时,外面的雨下的愈发大了,淅淅沥沥的雨声一直持续到午夜,我一看手机上的日历,这才知道今天是白露,躺在被窝里睡不着,就哼出了一首五言诗:今天白露,余在九台马鞍山村体验生活,人在他乡,感受白露,哼顺口溜一首《白露夜宿九台马鞍山村随想》。时令过浅秋,转眼是白露;风从今夜凉,寒雨渐凝固;雁声唳长空,*叶已离树;耳闻蟋蟀哭,穷途到末路。一直到凌晨,我吃了半片安眠药方才入睡。9月8日,星期六。天气转晴。在马鞍山村体验生活,早晨老李陪着我吃完早饭,他们镇上的宣传委员老刘过来看我,简单聊了聊,然后他就用车拉着我上山上去转了转,先是去马鞍山的坡上看了看,由于时令已过白露,山上的景色已经凋敝了,也就是一些松树和渐渐枯*的野草。再就是一大泡一大泡的牛粪。从马鞍山下来,又上马虎头山去看了看,昨晚一场秋雨,山上泥泞得很,路很不好走。刘委员拉着我在整个村镇都转了转,包括土们岭镇的老街区老屯等地方,几乎都走了,后来又去樱桃园大棚看了看。大棚里种植了一些樱桃树,据说,樱桃结的果实很大,过年期间结果,能卖上百元钱一斤。从樱桃园出来,他们镇上的文化站长忽然找我来了,说是上徐淑慧家,徐淑慧是养花的,据说这女的挺能说,于是,我们就去她家聊了一会儿,中午一起吃饭。下午回到老李家,跟老李又侃了一下午。晚上刘委员来,扯一会儿,就走了。我则让老李休息,我回屋看书去了。9月9日,晴。早晨起床后,在徐淑慧家的附近山庄溜达了一圈,触景生情,口占一阙《鹧鸪天?马鞍山随想》:风从湖面漫草坡,露水沾衣闪光波。一夜繁星鸡叫落,却看山色正婀娜。牛吃草,鸟出窝,蜂蝶不知死期至,仍恋花草唱情歌。由于身在山村,回到老李家,吃早饭前,我把这阙随口哼出来的《鹧鸪天》词发到朋友圈和几个群里,没想到却收到了朋友们的一致好评和赞誉。9月10日,早晨,刚吃完早饭,文化站的小张就过来了,给我送来一本《九台文化志》,我俩在老李家扯了一会儿闲篇儿,他走后,我翻了翻他送来的这本《九台文化志》,书上记载的都是发生在九台的一些文化历史故事和人物,挺有价值的一本书。大约十点左右的时候,他们镇上的司机小刘过来接我,他说刘委员上午开会,过不来了,他先拉着我,上卡伦镇去看另外几家养花专业户在花卉大棚里养的花卉,路上跑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卡伦,由于现在不是栽种鲜花的季节,所以,这几家大棚里的花卉,显得都很寥落枯萎,我跟东风村的村书记老窦简单聊了聊,他说,明年春天,这里的花卉养殖户,能增加到四五十户,这都是受了马鞍山徐淑慧的影响,才种花养草的。中午,老窦留我们吃饭,被我拒绝了,因为不是太熟,他好像也说不出啥故事,因此,我们就回马鞍山了。中午司机小刘领着我上一家小馆儿吃了口面条,这时,刘委员打电话,说下午过来接我,上樱桃园去见他们老总。吃完午饭,我回到老李家,睡了一会儿,两点左右,宣传委员老刘来了,他拉着我,上樱桃园去跟他们老总见面。老总姓崔,是个胖子,挺能白呼的,他说,他这樱桃园,等过年的时候,樱桃就都下来了,整个长春市和吉林市,市场上最好的樱桃,都是他这卖出去的。那时候的樱桃价钱,能达到一百多元一斤。他这几个大棚,光樱桃这一项的收入,就能高达千万元。这个崔总晃动着他那圆圆的肥嘟嘟的大脑袋,脸上充满了自信和自豪之色。在樱桃园扯了差不多两个多小时,我们才回到镇上。晚上,刘委员和文化站长小张陪我在外面吃的饭。9月11日,仍在九台马鞍山村。早晨吃完早饭,老李问我,今天都咋安排的,我说我还不知道呢,不知道刘委员和小张他们是怎么安排的。老李说,你要是没啥重要事,我领你上小河沿儿去打鱼去。我一听他领我去打鱼,我就说,那就给老刘和小张打电话,今天啥都不干了,我就跟你去打鱼去。于是,老李就给刘委员打电话,把他的想法说了,刘委员说,正好他上午有个会,没时间出来陪我。就委托老李拉着我上小河沿去打鱼。小河沿距离马鞍山不到二十里路,跑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由于天冷了,搂大网打鱼,根本不行了,因为水太凉,穿水衩都下不去了,只好甩挂网。老李跟小河沿看泡子的老头关系不错,那老头也没收他的钱,他这个泡子水面不小,能有十多晌地的样子,水里的鱼都是放养的鱼苗,平时供附近的人钓鱼玩的。是收费的。但是,前几天,水里的鱼基本上都打净了,剩下的都是潜入水底的牙鱼之类的杂鱼了。老李把看泡子老头的小船划过来,在船上甩璇网,我在一旁帮他捡鱼。打了一上午,就打了一条小黑鱼棒子。老李挺扫兴的。老李说,这个泡子是马鞍上流下来的雨水和山水形成的,以前的面积比现在还大,但是,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建了一个小化工厂,这个泡子就被污染了,成了臭水泡子。根本就不能养鱼。这是近几年,那个小化工厂*了,镇上又对这个泡子,进行了净水处理,生态才渐渐恢复过来。后来,镇上经管不起,就把它承包出去了。中午,我跟老李在小河沿附近的一个农家饭庄吃的鱼。还有杂合面。都是农家菜,很好吃。老板娘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胖女人,挺能唠,她跟我说,以前,这个臭水泡子,附近都不能待人,能熏死你。别说开饭店了,顺这路过都得快点跑,否则就熏你个倒仰。她说,自从这个泡子水质变好能养鱼之后,她家都在这开了这个饭店,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她说现在是淡季了,這要是夏天来,这个点儿,根本就没有座位,吃饭得排队。言语间,带着得意的神色。吃完饭,出来的时候,老李告诉我,这个女的,外号胖头鱼,跟这个小水库的头头有一腿,要不,能让她在这开饭店么。老李说,这老娘们可剌扯了,由于你是生人,又是作家,她没敢跟你咧大彪,不然的话,那磕碜话说的你肯定都不敢听。说完,老李就笑了起来。下午,我们回到马鞍山村的时候,都三点多了,虽然今天没捕到鱼,但我觉得收获还是不小的。起码,这个胖头鱼,将来就可以成为我的剧本中的一个人物。傍晚,老刘和小张过来,执意要领我出去吃烤串,被我婉言拒绝了,今天有些累,不想再动弹了,晚上在老李家吃了口苞米大碴子粥,不到九点我就睡下了。一夜无话。9月12日,早晨吃完早饭,文化站的小张过来,想领我上徐淑慧家转转,我们刚要出去,镇上来电话了,让他回去,这样,他就陪不了我了。我只好自己出去走了走。下午,老马和制片主任陆清羽过来看我,在这跟他们镇上和村上的领导见面,聊了聊。我说了说这几天在这体验生活的情况。他们想接我回去,我说,再待几天吧,等我待腻了的时候,我给你们打电话。他俩一看我不想走,也就没在说啥,他俩跟我聊了聊,就回长春了,这其间接到我的老战友王志仁发来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