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州古城里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1#

苏州:古城里的前世今生

袁恒雷

几年前,平江区、金阊区、沧浪区合并为姑苏区,这是令人极其振奋的信息,古城区部分协调一致发展了,人们印象中的“小苏州”呈现出了“大苏州”的发展格局。但古城的大小是不会变的,那是苏州身为千年古城的内蕴所在,所以多少年来,苏州的繁华全是交给了新区与园区,古城部分从没有建设高楼大厦,依旧是身着青涩花衣布衫的婉约少女形象。

与我结伴前来的友人是第一次来苏州,她看到古城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还有那些阡陌幽巷落地花窗,真的是被迷醉了——她慨叹古城处处都是风景啊!这种街道的景致设计令人想起苏州园林的技法——所谓移步换景,同样是那些陈设,不同的角度呈现的景致又是不同的。近些年来,古城区依次通了轻轨、地铁,但你会发现那些市*建设能在地下的尽量不在地面露头,能不破坏古城风貌的就都绕开,这种合理规划既保留了苏州古典秀美的旧貌,又方便快捷了现代苏州。

苏州园林

第一名片,古典园林

走在古城里,它的第一名片自然还是古典园林——拙*园、留园、狮子林、东园、耦园、沧浪亭、怡园等,这些苏州名园我都依次走过了。的确,苏州的私家园林名满天下,不仅数量众多,还各具特色,苏州园林的名气大到什么程度,给人带来的是这样的错觉——园林只有在苏州才有。而事实上我们都知道,私家园林在诸如南京、常州、无锡、杭州等很多城市都有,只不过苏州的名气、规模、数量、影响力等都太过强大。我们如果想要阅读苏州,体味苏州的古朴文化、精神内涵,你不去苏州园林是肯定不行的,在苏州园林里你会读到这座城市的千年底蕴与人文风貌,那是经过几千年都未曾更改的唯美,里面宋元明清的古韵被园林的墙保护着,园林的主人虽然历代迭变,但其精神的脉络却一直延续至今。那些亭亭的荷叶,荷花上的露珠,那些曲转回廊、花窗屋瓦,那些评弹曲调、画船佳人,那些仙桌木椅、对联诗赋,太多太多的典故,太多太多的佳话,在那一件件屋宇内回环,在那一座座假山下私语。我知道这些园林的故事讲也讲不完,但它们却又一遍一遍被往下讲着。

苏城古巷

古街古巷,古色古香

走在苏州古城里,许多人喜欢徘徊在那一条条古街古巷里。若说闻名遐迩的自是山塘街与平江路莫属了,这两条古街路自唐宋时期便是苏州名街,到今天依然是古色古香。有驾娘在小河里摇着木船唱着吴歌出来了,她们摇啊摇啊,恰如从唐诗宋词中走来,船里的游人在给她们拍照鼓掌,一曲歌罢还要再来。桥下还有拍写真集的姑娘,或着时尚裙摆,或着古典衣衫,袅袅娜娜,娉娉婷婷,你说不准她们来自哪里,但在江南如此诗情画意的背景下,她们简直美得就是一幅画。我再往前走着,路边的音箱里放出了评弹,说实在的,如果没有看到唱词,我真的是很难听懂一个完整的句子,但我却欣喜于这样的词调,真的如宋词元曲一样的婉约缠绵,唱者们犹如桂花糕的甜糯绵软,极为筋道,这种意境应该是在楼上的茶馆里听着,窗边是淅淅沥沥的雨,茶烟袅袅中,一曲曲评弹古调令你仿佛穿越回千年前的唐宋古韵中,闭起眼睛享受着,迷离着,多少楼台烟雨中,江河湖中转画蓬。

枫桥夜泊

而苏州城内,大大小小的巷子太多了,那里面你不期然地就会遇到诸多名人故居,但更多的是寻常百姓的现实生活,我还看到有苏州阿婆在一口井边汲水洗衣服,而我的身后是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一进入巷子里却是如此烟火的生活。粉墙黛瓦是江南建筑的标识,若是墙上再有碧绿的藤蔓,那感觉就更够味儿了。有年轻女子叼着烟,有孩子在门口玩耍,有情侣在依偎打闹,有电视哗哗啦啦的声音,路灯昏*,灯线往复,没错,活像贾樟柯电影镜头里的生活,却又那样真实呈现在你我面前。

大诗碑与大钟楼

香火名寺,张继寒山

走在古城里,寺庙是你总会遇到的。自“南朝四百八十寺”起,人文荟萃的苏州城就是寺庙香火的旺地。在古城区有两大香火名寺,一个是寒山寺,一个是报恩寺。寒山寺几乎都不必我再做冗述的介绍。在我看来,南寒山北少林当是中国最出名的两大佛寺。少林寺当然是因为它的佛禅文化与武术文化,而寒山寺盛名首先归功于唐朝两位诗人,一是张继与他写的《枫桥夜泊》,一首诗成就了两大景点,并光照千古,传唱至今,影响远及韩日,旁边的京杭大运河汩汩流淌,见证了两大景点的千年兴衰演变,伴随两大古迹流转至今。

另一位是唐朝神秘诗僧寒山和他的三百余首诗歌,寒山寺的外墙内壁现在刻印着寒山多篇名作,他与拾得的和合佳话广为流传,寒山寺为他们设立了寒拾殿,近十年你来,寒山寺主办的和合文化论坛影响越来越大,成果卓著,让寒山寺成为了中华和合祖庭之一。而另一座古寺本名报恩寺,现在它的主要建筑物是闻名遐迩的北寺塔。来过苏州的人都知道,苏州城内最高的建筑不是别的高楼大厦,而是这座古佛胜塔,此塔高76米,夜晚降临,只见灯光照满塔身,犹如佛光普照,璀璨夺目,令人拍手叫绝!即便你是个无神论者,看到如此庄严肃穆的场景也不得不对这样的光影所震撼,这便是宗教的力量与文化的力量。

雪落寒山门

苏城内还有一些相对来说不知名的小寺庙,你在巷子里左拐右拐,也许就能遇到这样一座不知名的小寺庙,但这些寺庙的僧人参佛礼佛的功课从不懈怠,它们对自己的事业极其钦敬,丝毫不允许外人有不敬佛的举动出现。所以,无论是大寺庙还是小寺庙,佛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而在人间佛教看来,人人又都心具佛性,都可以成佛。而在我看来,佛性便是慈悲性善心性,让世间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愈加温暖明亮,才是我们存在应有的价值。

寒山寺元旦法会

城门守护,人间天堂

穿过一条条幽深的古巷,走过一条条浓密粗大的古树后,就迎来苏州城的城门了。苏州古城的城门现在主要有八座,这些城门也是自唐宋以来就存在的。这其中最古老的当属相门,那是要追溯到先秦时期了,因春秋吴国大臣伍子胥在阳澄湖畔“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相其他,欲筑城于斯”而得名。苏州人没有忘记他的恩德,给他专门设立一个区叫相城区,城区的城门也随即称为相门。当年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诫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虎丘塔

若这么一说,这些城门是见识了不少战火的,往近一些说,元末明初的朱元璋与张士诚的战争,太平天国战争,这些战火都对这些城门和附近的古寺构成了巨大的损毁,所以苏城的很多文物古迹真的是屡毁屡建。我们现在眼前看到的这些城墙自然是最新修葺的,就这样也已经非常古朴端庄了,数百年前上千年前的城门当然更有韵味。历史只能追忆,如今这些城门依旧能矗立在原有的基座上已是极其难得,特别是这保存至今的城门共同守护的护城河,“乾隆号”在上面不断游弋,夏日里,人们乘坐其上,被两岸的灯光秀迷住了,手机相机频频闪亮。坐在游船里,抬头向两岸望去,只见火树银花,各类建筑缤纷多姿,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天上明月流彩,不知今夕何夕,端的是人间天堂。

我是真的喜欢我的第二故乡,我的苏州,即便我一次次地走过你的身边。我在想,我的前世一定属于这里,就住在某一条小巷里,某一条河岸边,我望着窗外的香樟,侍弄着我后院的桂花树,在夏日的午后睡在躺椅里,如苏舜钦一样“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听*莺飞过树梢,然后在鸟鸣中慵懒醒来。

我还会再来几次苏州古城的,等我再来陪你的时候,你依旧拥有最初的笑颜。

盘门

袁恒雷:80后,男,满族,吉林桦甸人,高中教师,法学学士、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发表学术论文20篇,文艺作品50万字。中共*员,吉林市作家协会会员,《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曾任《做人与处世》杂志社编辑,现任吉林省桦甸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西安石油大学文学社校外顾问,山东《中学时代》杂志特约编辑。出版有《把生活过成一树繁花》《住在乡下的海德格尔》等著作。

袁恒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