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史义军黑龙江省应该向吉林省敦化寒葱岭学习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的儿童医院 http://m.39.net/pf/a_4780806.html

(寒葱岭红叶谷通往密营遗址的栈道)

前不久,黑龙江省有关部门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抗联遗址连片保护的会议。我认为很好。东北抗联的遗址其实就是战迹地,而东北抗联密营是战斗和生活的综合遗址,更具有文化意义。所以,我在这里综合叙述一下东北抗联密营的建设情况。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密营的设施其实大都是东北抗联的冬季密营,这些密营大都是建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完达山的浅山或深山区具有一定战略意义的山窝内。

东北抗联密营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中不仅蕴含着东北绿林营建山寨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措施,还包含了千百年来东北人民与自然环境适应性及东北抗联战士战斗活动中所形成的战斗、学习、生活的特点,概述如下:

为了保障部队的后勤供应,除了依靠根据地临时*府的筹集外,东北抗联各*在敌人严酷的讨伐下,在各游击区内普遍建立了隐蔽的基地——“密营”,在日伪档案中称之为“山寨”。

密营的建设,首先考虑到的气候因素,东北地区位于北纬40°到55°之间,地处亚欧大陆东缘,我国大陆的东北部,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区域。其地域辽阔,气候地理学中的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这一地域正是东北抗联的活动区域。

(寒葱岭密营中取暖的炉具)

这一区域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寒冷而漫长的冬季。温暖、湿润而短促的夏季。

其次,特殊的自然环境决定着密营的营地选择,在考虑防守作战的前提下,营地要选择窝风向阳的地方,以躲避西伯里亚冬季强大的冷空气的侵袭。因为冬季需要取暖,东北地区窝风向阳的地方,冬季太阳出的早,落日也早,但太阳辐射热量较大,上午9点至下午2点,向阳的山坡上是很温暖的。有利于部队开展一些必要的活动。

第三,营地的选择,要有水源地,特别是营地的前方最好要有大河或溪流,河流既是水源,也是冬季的交通要道。

第四,要符合前有照,背有靠,左右有护卫的建营的原则,最好是一个开口向东南的青山环绕的半环形的地势。前方无高大的山体,最好在这个环形的类似的龙口中含着一个宝珠,这个珠子就是天然哨卡。这样的地势形成了相对封闭空间,可以使营地避免冬季西北寒风,环绕的山脊两侧上广布散兵坑,山脊上要有可以取暖居住兼作战功能的哨所。山脊环形末端以及中部都有通向密营区的堑壕或交通壕。以利于危机时刻的作战和人员的撤退。

第五,冬季密营内居住设施的构造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穴居式。这是一种典型的临时的简易居住方式,比如北满游击队时期的鹤立七号屯的地窖,以及王明贵三支队茅兰顶子密营都是这种类型。一般是夏秋季节在山根挖大坑,冬季使用是,伐倒树木棚上草或油桦条子,盖上土或雪,就可以居住。这种密营的优点是架设简单,取材方便,缺点是通风不良,阴暗潮湿,面积有限。

第二种是马架子式。这也是一种简易的居住方式,呈人字型。建造方法是在两头用较粗的木杆交叉在一起,中间搭上横木然后在两面码上小木杆,在木杆上抹上泥,再用树皮遮苫,没有窗户,门在一头或两头。冬季保暖较差。

第三种是地窨子式,这种密营的特点是保暖性强、面积大,有三五间的,也有10间、20间的,规模大小主要依地形是否有利而定。敦化寒葱岭红叶谷复建的就是这种类型。

第四种木刻楞式。墙体用原木垛成,门窗洞口处用“木蛤蟆”勒边固定,屋顶骨架用木制的叉手或用木立人与檩条搭建而成。这种方式一般都是夺取日伪木营直接改建成密营,居住条件比较好。东北抗联第六*亮子河密营就是这种类型。

第五种地戗子式。它的具体建造方法是在朝阳的山坡坡脚处先挖一个1米多深、宽若干米的坑,在靠近土壁的地方立几根木柱,木柱上面架横梁和椽子,再在其上覆以屋面材料,以三面土壁作为建筑的墙面,最后在没有土壁的向阳一面安上门窗,围合成一个完整的地戗子柱。这种建筑隐蔽性比较好。屋内全部搭成火炕,炕面用石头铺成,顺炕洞子的墙壁挖出一个浅槽,引向洞外,再顺地皮挖出一、二里地长的一条地沟,上面用木头搭上棚,伪装好,这样就使烧炕的烟在很远的地方沿地皮渗出去,不容易暴露目标。这种密营适于大部队驻营。

第六种为天然式。这种密营一般建在高山深处的天然山洞里,既不易从外面发现,又便于多角度向外观察。像东北抗联四块石密营和三路*朝阳山小边河山洞都是这种密营。

东北抗联临时性密营建筑有以下几种方式,如:

东北抗联随着对敌斗争环境越来越严峻,作战过程转移比较多,在冬季就得随住随建,离开时就弃之不用。这种临时性建筑,包括类似鄂伦春的搓罗子、简易马架子和雪屋。这种类型在东北抗联北满冬季西征的路上留下的资料中有所记载。

东北抗联夏季一般用帐篷比较多。湿地密营中马架子比较多,而且开门南北都有,这有利于通风,像六*五师在老等山、麻花林子、蒲鸭河密营基本都是这种类型。

(汤原老等山)

(老等山都鲁河湿地)

东北抗联大规模建设密营是在年至年,仅东北抗联北满部队在在小兴安岭、完达山就修建了几百处大型密营,小型的一、二十人居住的密营可谓星罗棋布。有些密营一般都是成组的,一处拥有1至3个密营不等。有的一个密营又分为几间(室)。年以前的第二*陈翰章所部在寒葱岭岭顶的密营规模就比较大。此密营可居住二三百人,附近不出十公里范围内还有若干出密营,规模也很可观。

像北满集贤七星砬子、宝清锅盔山、大叶子沟、饶河宝马顶子、木兰鸡冠山、通河鹰窝、铁骊老金沟、五大连池木沟河、朝阳山、汤原石场沟、亮子河、鹤岗嘎啦基河、梧桐河、杨树川、南岔、五常、方正、林口、穆棱等地都有大型密营分布。

在密营中设有**学校、缝纫所(被服厂)、修械所(简易兵工厂)、医院等,密营中还设有印刷所,可印制宣传品。五*克上克印刷所、三路*木沟河印刷所、朝阳山印刷所都很有名。

吉林省、辽宁省对东北抗联密营普查工作做的比较好。

在通化、辑安、临江长白、抚松、濛江、辉南、金川、柳河、桦甸、海龙(今梅河口)、东丰、西安(今辽源)蛟河、伊通、磐石;6县在今辽宁省境内:本溪、兴京、桓仁、宽甸、开原、抚顺。这些抗日游击根据地内,分布着抗联一路*的大量密营。仅通化县境内就有几十处密营,重要的是八道沟、九道沟、大西南岔、蚂蚁河密营。辑安县有五道沟、长岗、蚂蚁河密营。临江县有板石沟、杨木顶子、上青沟、西南岔沟密营。长白县有黑瞎子沟、红头山密营。抚松县的大碱厂、塔河、杨木顶子、大牛沟密营。濛江县境内也有几十处密营,重要的是东双丫、冰湖沟、暖水条子、石门子、清江岗、民塘沟密营。桦甸县境内比较著名的有小二道河子(魏拯民密营)、小西南岔、张家趟子、摩天岭、大楞场(北沟岔)、西对房沟、穷棒子沟、马驮子沟、南岗头大顶子密营。清原县境内有大苏河、南山城、柳木桥子三处密营区,分布着沙河子、三十道河子、土门子大刺老牙沟、九道河、沙河西、王家坨子、史家坨子,小北岔、二枉沟、四华顶子、老虎圈(红*沟),小黑石头、马四梁子、岗西,没日红山、驴蹄沟山洞、狼洞沟等几十处密营。

近年来,我在敦化先后看了寒葱岭、牛心顶子、石门子等地密营、规模都比较大。

延边州老促会对密营文化的发掘投入颇多,此地,建有东北抗联寒葱岭密营文化展览馆。寒葱岭密营已经成为吉林省重要的文化遗址。每个密营背后都是有故事的。

年5月28日,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东北抗联专题组在依兰采访了东北抗联老战士刘淑珍,她讲了冬天进出密营的情况:

“冬天大雪封山以后,俺们从山里出来再往回走的时候,俺们不能让敌人看见脚印。我要说的这些招儿你们都没见过。山沟里有那檗扐稞子,俺们这一班有俩小伙子,给它砍了,砍了不是有树桠儿吗?齐刷刷的,我们就踩那树桠上,然后都用绑腿绑住,还得弄个大棍子,拄着走,踩高跷看过没?我们在雪地里就那样走,看多深的雪,深的就高点,树桠扎到雪地里很深,看起来就是一个窟窿,完全不像人的脚印,像狍子走的一样。都那么走,谁也看不出来那是脚,那是人走的,俺们冬天都有招。”

其实,东北抗联战士一到冬天是很少进出密营的,基本是在密营中猫冬。除非是因为给养不足才迫不得已走出密营。冬天最怕密营中出现叛徒,出现叛徒,再好的隐蔽方法也没有用。

杨靖宇的牺牲是因为没有密营,密营被叛徒程斌带领的讨伐队完全摧毁了。

赵尚志是因为被奸细蛊惑走出密营打给养,而遭暗算牺牲。

我在翻阅历史档案时,看到年陶净非写给周保中的一封信,是关于年五*、四*远征五常、舒兰的情形。

那次远征失败了,部队打哗啦了,此后,陶净非带着残部和陈翰章合兵一处,就活动在敦化、安图、桦甸、蛟河、五常一带,有时他们又分开活动。年那一年,他们的仗没少打,部队发展了,又哗啦了。用陶净非的话说“因为每战必胜,每战必克,便振动了敌人……这时敌人的讨伐情形也随着加紧起来了。”

敌人的讨伐越来越厉害,叛徒也越来越多。叛徒多,敌人破坏密营也越来越容易,没有了密营,就等于没有了战斗力。

年的夏天,为了找魏拯民,陶净非决定到敦化,陶净非说:

“在回师途程中,因解决给养关系,目标暴露,敌人便不放弃一点时间来追击我们.我们回师的方针企图被敌人判明,于是敌人即在额、敦一带预先布置了相当的兵力,当我们到了额木时,敌人即在额木西林缘处布置了层层叠叠的讨伐队,在搜扰我们。因为和敌人绕圈子,周旋了两三天,结果我过江的计划被敌判明,结果在旧七月初十日夜间在江桥被埋伏敌人将队击溃,直到旧九月时才集合了六十名人左右,这时我已和陈翰章在一起。我们在由五常回师敦化时,总计人数一百三十五名(五师、二师五团在内),二师副官长伊长青,带着六连始终未集合到一处,其余的人牺牲的五六名,逃跑投降的是在多数。

我们在南湖头准备四个月的冬期给养,计划冬季不活动。但出人意料之外,因三方面*顾副官被敌人逮捕后投降敌人,即领敌人把我们准备的给养完全找去,烧毁了。

这时已经是旧十月二十日了,雪已经落了很大,我们这时真到了千钧一发之际。”

陶净非说的没有错,这时真是到了千钧一发之际了!

年10月至年3月,关东*第二独立守备队司令官野副昌德少将统一指挥由日伪*警共同组成之野副讨伐队,在所谓东南部地区,即伪通化、吉林、间岛省境内,对东北抗日联*进行了一场大规模血腥围剿。这次镇压行动按其魁首一般称其为“野副大讨伐”,同时亦有“东南部治安肃正”和“三省联合大讨伐”之称。年2月,抗联领袖杨靖宇在敌人的“讨伐”中被杀害。从此,野副讨伐队转入对抗联魏拯民、陈翰章等部的围剿。

陶净非在信中说:

“因我们在小沟尚有一部份给养,所以我们开会讨论后将三方面*的五*的精明强干有战斗力的人组成活动队,由陈翰章带着活动,不能活动人由陶净非带着蹲密营,吃小沟的给养,活动队四十人,不能活动的二十二人。

因给养被敌人破坏,冬天活动困难,更动摇了叛徒的心,敌人喊的口号说:‘杨司令已牺牲,朴德范已被捕,而只有陈翰章了,如果把他消灭,南满就能治安了’”。

当时,陈翰章、陶净非他们虽处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困境,但他并没有退缩,没有屈服,仍然坚持战斗。此时,野副昌德的讨伐队对陈翰章的讨伐似乎失去了明确的目标,野副昌德在第十号命令中说:“陈翰章匪下落虽不明确,但似潜伏于宁安、五常、蛟河三县地区”。为了搜索陈翰章的下落,11月30日至12月1日野副昌德给讨伐队配备了侦察飞机,每天“在宁安、延吉、敦化、蛟河、苇河、五常各县境地区的陈翰章匪情,并与讨伐队联络。”

他们并没有找到陈翰章。

可是最后还是叛徒把陈翰章给出卖了。陶净非说:

“当他活动到图佳路金坑一带,队内便发生叛徒,因整个活动计划又被叛徒告密。于是敌人便又集中了很大兵力,在图佳路沿线林子西至额敦树三里,不断的搜索讨伐,在松乙沟与敌人作了两次激战,因队员动摇在作战时没有抵抗力,随便逃跑。因无法解决给养,在作战丢的人便都投降,最后陈翰章只带有十余人,这十人之中还有叛徒,因此便在湾沟沟里被程斌带的警察队分三路包围,结果陈翰章牺牲,其他人有被逮捕、牺牲的,陈翰章的头颅被敌人弄到敦化县去了。”

原来,抗联的叛徒程斌在杀害了杨靖宇后,又杀害了陈翰章将*。

陶净非的日子也不好过,他说:

“我在小沟密营因被五师警卫连的叛徒告密,在旧历十一月初九日敌人将密营破坏,给养被破坏,我们就到北湖头去解决给养。因炭窑的老博待报告,于是在北湖头荒山角地带与敌人作了一天战,最后只余我们八人,在斗沟子解决给养又丢了五个人(内三个妇女,二个男子)。从此以后,只落我们三个人(陶净非、萧卫*、王树臣),于四十一年三月二十日过到苏联。

现在在东北五*二师所有的小部队,有确实地点的有赫连长等五人,在五常,曲团长大约六七人在敦化沙河掌一带,穆连长六七人在敦化牛心顶子一带。”

这里陶净非提到了敦化牛心顶子,年敦化牛心顶子密营还在使用。

这里有一系列日伪的统计数据,年10月至年4月在日伪在讨伐行动中烧毁山地房屋、山寨(密营)的数字:

吉林敦化县:

大蒲柴河讨伐队共出动讨伐25次,每次都将山林地带房屋烧毁,共烧掉32栋;吉森讨伐中队在出动讨伐大蒲柴河东南方二十公里之山地时,2次共烧掉8座;奉天讨伐队出动讨伐大蒲柴河山地时,3次烧毁10座。

吉林省桦甸县:红石砬子大队在13次讨伐行动中,烧掉山林地带房屋20栋;锦州大队在15次讨伐行动中,将省境附近山林地带的房屋共烧毁22栋;鸟畑队、吉森队在5次讨伐行动中,烧毁8栋。

吉林省蛟河县:石上队于年11、年3月先后5次在威虎岭的讨伐行动中,烧掉房屋12栋;下西中央警校在年11月、12月的讨伐行动中,3次共烧掉8栋。

间岛省安图县:明石大队在两江口、十骑街山地,前后24次,烧掉房屋45栋;在宁安县5次讨伐行动中,共烧毁10栋;滨江大队在安图县20次讨伐行动中,烧毁山地房屋25栋。

通化省濛江县:鸟畑队、吉森队年2月讨伐杨司令时,5次烧毁15栋;明石、奉天队年2月出动讨伐杨司令时,烧掉5栋;锦州队、红石砬子队4次烧毁10座。以上各队共烧毁房屋栋。

年10月上旬至年3月下旬,日*在东边道缴获的抗联粮食物品:粮食石,杂粮石,蔬菜斤,豆类石,白面76袋,盐5.7石,白糖14斤,烟草.5斤,油类17桶,鸦片两;缴获被服及其他:*服类件套,大衣59,帐篷54,水袜子(胶鞋)等。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摧毁了抗联密营就等于摧毁了抗日联*的战斗力,在这段时间,日*先后摧毁了杨靖宇、魏拯民、陈翰章的密营,逼得抗联部队走出深山四处打给养,一旦目标出现,日*则采取狗蝇子战术,紧紧盯住不放,先后捕杀了一路*最高指挥官杨靖宇等多名重要干部,使一路*最早解体,损失巨大。

这封信,是陶净非过界到苏联后写的。

从这封信可以看出,密营最怕出叛徒。

年春,陶净非奉命率领一支小部队,从中苏边境出发,越过老爷岭,深入五常、舒兰县,准备在老爷岭西建立游击根据地,开辟地方工作,坚持抗日斗争。陶净非率队到达老爷岭西,顺利地找到了五*二师郝子臣连长和第一路*警卫一团一连的部分队伍。他们集合起来,活动在五常县老爷岭东、西各地。不久,陶净非率领的小部队活动的踪迹,被敌特探知。5月21日早晨,在老爷岭东三道海浪河沟里任趟子房,陶净非率领的小部队遭到冲河和五常森林警察队的袭击。陶净非沉着应战,指挥小部队突围,终因敌众我寡,除小部分人在陶净非的掩护下冲出包围外,其他同志都先后牺牲于突围中。陶净非也壮烈牺牲。

年,我和赵俊清老师在五常张家湾听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讲了赫连长的故事,他见到过赫连长的遗体。

魏拯民年在寒葱岭、寒葱沟沟养病的问题,我已经写过多篇文章,这里就不赘述了。养病期间他给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信,大都是在寒葱岭西沟密营中写的,特别是年4月写的信,金日成在回忆录《与世纪同行》第8册(续编)第二十二章《将革命的旗帜坚守到底》第五节《回忆魏拯民》中这样说:

“从魏拯民致共产国际的信中,可以看出他当时的苦恼。现将信中有关几段话转载如下:

……年秋……以后……同中央的一切联系全被断绝,在得不到中央具体指示,收不到中央文件与通讯的情况下,四面受敌……我们犹如汪洋大海上的一只没有艄公的扁舟、一个双目失明瞎碰乱闯的孩子。伟大的革命浪潮汹涌澎湃之时,我们却如寄人篱下,蒙在鼓中……自与上级断了联系之后,我们屡遭意外的严重损失。

魏拯民写信,为的是让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知道第一路*的困难,为的是得到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积极支援。

然而,他对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期望是很不现实的。当时,共产国际和苏联,为保障自己的安全,对满洲实行不刺激日本的柔和*策;而中共中央则远在几千里之外与日本侵略者作战,无暇顾及东北革命。

在这种时候他希望得到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支援,是同他相当一段时间脱离了*事*治活动,无法及时获得能够帮助他正确判断形势的客观资料,并且重病所折磨,身心十分虚弱的情况有关系的。

他那么望眼欲穿地等待共产国际的回信,是因为他在信中殷切地提出要求,要给第一路*迅速补充必要的干部和*需物资。他认为,共产国际的支援,是第一路*重振旗鼓的唯一方法。

然而实际上,在派一个联络员都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共产国际从哪里如何输送他所要的干部和*需物资呢?与其期待共产国际的无法实现的支援,不如先恢复被破坏的地下组织,加强群众基础,得到人民群众的人力与物力支援,这才是更切实际可行的方法。这是我当时的看法。”

金日成在回忆录中还提到了魏拯民信件的发现经过,他说:

“‘魏拯民致共产国际的信第一次被公开,是在年12月日本官方资料集《思想汇报》第25期转载其全文之后。

这封信落入日本帝国主义手中的经过是这样的:抗联第三方面*的团长李龙云于当年秋天在汪清一次战斗中阵亡,敌人在检查其携带品时发现了这封信。

由此可以认为,魏拯民的信未送到共产国际,中途落入敌人手中。’

那么,共产国际承认确已收到的那封信,是谁送到的呢?保存在共产国际档案库里的下述文件,可以看作是对这个疑问的明确答复:

‘绝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启

兹将抗日联*第一路*副司令、中国***南满省委书记魏同志年4月10日报告和两封信的译文送去,请查收。

雪里加诺夫

年8月10日’

这份文件标有年1月23日这样的日期和季米特洛夫的签字。

信的前一页有下列文字:

我们的通报共有四个部分,其中既有没有说全的,也有疏忽的。希望同志们会见这次前去的王润成,通过他了解你们所关心的各种问题。他会将不便于用文字表述的秘密都告诉你们。对派往你处的此人,我作特别保证。

金日成在回忆录中没有提到魏拯民一共写了几封信。

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东北抗日联*第二*》*史中也提到了魏拯民给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写信一事:

“年4月,魏拯民给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写信,报告中共南满省委和抗联第一路*的工作和面临的严重困难,渴望取得中央的领导。7月1日,魏拯民再次给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写信,进一步报告中共南满省委和抗联第一路*的工作及粮食、用品严重缺乏等情况。与此同时,魏拯民还写信给关内的八路*,盼望取得联系,在共同抗日斗争中互相支援。魏拯民先后派交通员将这几封信分别送往苏联或关内,但因敌人严重封锁,这些信都没有送到。”

从以上金日成回忆录和二**史的记载中可以看出魏拯民的这些信件的时间基本是写在年4月到7月。

这一段时间,魏拯民一直是在寒葱岭、寒葱沟活动的。如《东满地区革命历史文献汇编》中就有年7月2*四师和五*五师攻打寒葱沟集团部落的记载。

在《周保中抗日游击日记》中也有多处关于敦化寒葱沟的记载:

“年四月三日

得陈参谋长报告:

1.卢家屯寇贼正换防中。

2.日前与我遭遇之寇兵约百八十名,以先曾窜扰寒葱岭,发现我反日友*姚司令密营踪迹而受寇贼之毁坏后向东搜索,因与我接触而受我方相当之打击。因此,日寇夤夜遁走卢家屯。刻下人暂无出扰之模样。”

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吴义安(第二*)知道,带八人。

魏同志通知金日成,南满省委决议关于第一路*游击部队的活动方法,由大部队分散为小部队,必要时再集中——由春季即须分散活动。第二方面*应向五常、舒兰方面。在敦化西寒葱沟因叛徒而影响部队行动。”

周保中日记中关于魏拯民给金日成信这一细节,说明至少年大部分的时间魏拯民都是在敦化寒葱岭、寒葱沟一带活动的。

年9月23日周保中在苏联写给金策、张寿篯的信中说:

金日成同志知直到半月以前,我才接到他的长函报告,该部队自奉命赴辽吉边区及东满各地以后,积极扩张活动,努力搜求魏拯民同志之下落,所得结果不佳。据行动侦查所得消息,魏同志于去冬自率小部队,隐于敦化、安图之间森林地带,因病过甚,既无法治疗,又不获安全休养,遂捐躯殒命。全光同志所部似尚在抚松、濛江之间,但始终未与遇合。

这封信也也说明,魏拯民牺牲前大部分时间是在敦化、安图一带活动的。而桦甸夹皮沟密营是魏拯民的冬季过冬的密营。

通过这些材料可以说明年写给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信件是魏拯民在寒葱岭西沟养病期间所写。

北满五大连池的木沟河密营,是第一次伯力会议后第一个传达伯力会议和改编三、九支队的所在地,长期作为三路*的总指挥部。五大连池没有给于充分的重视,令人遗憾。

关于东北抗联密营文化的发掘工作,前面的路还很长,黑龙江省文化部门已经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关键重在落实。建议中共黑龙江省委有管部门、省*府文化部门不要空喊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建议森工集团要向吉林敦化寒葱岭学习,把发掘东北抗联密营文化作为弘扬抗联精神的抓手,把东北抗联遗址遗迹普查工作落到实处,为森工企业转型做贡献。

史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