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点点微光聚而成炬关爱行动温暖江城吉林 [复制链接]

1#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在吉林市的抗疫战场上,志愿者们挺身而出,用特殊时期的“关爱行动”,让整座城市“温暖如春”。


  3月19日,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统一部署下,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有力指导下,吉林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关爱行动”,以帮助解决小区封闭期间居家生活物资配送困难等突出问题为重点,为群众提供代购配送、求医问药、心理援助等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志愿者们化身战斗员、宣传员、管理员、防疫员、服务员,收集群众需求、联系保供商超;帮助居民团购蔬菜、代购药品;为孤寡老人、困难居民等特殊群体上门服务……“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在吉林市科学、精准、有序、有效开展,一抹抹“志愿红”汇聚成最耀眼的火炬,温暖人心、提振信心、凝聚同心,为吉林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贡献了志愿力量。


  精心组织,建立完善快速联动工作机制


  “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启动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全力保障百姓生活必需品需求的决策部署,第一时间成立“志愿服务关爱行动”领导小组,下设信息综合组、宣传报道组、物资保障组、专项督导组。建立健全“五级联动”组织架构,充分发挥“三方三长四员”骨干力量。以市志愿者联合会为组织依托,聚合市直机关下沉党员干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各级文明单位,以及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等各方优势资源,带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同时,汇聚个临时党支部和个党员志愿服务突击队的抗疫力量,在“志愿服务关爱行动”中各级党员干部下沉社区2.3万人,协助管控小区个。


  “大爷,您要的药和这几天吃的菜我给您送来了。还有啥需要的,您再给我打电话。”早上7点,昌邑区文庙街道天胜社区的志愿者完成了当天的“第一单”物资配送工作。疫情期间,天胜社区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利用“三长四员”志愿服务力量,短短2天时间内便成立了一支人的志愿者队伍,并由其中的52人党员突击队负责承担社区多位居民的物资配送工作。


  而在永吉县,在全域实行的“大数据+网格配送志愿者+网络宣传”模式,通过“大数据”,以“无接触”方式安排“网格配送志愿者”对封控单元群众进行物资采买、定点配送,保证“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志愿者与居家隔离人员“零接触、零见面”。


  精准服务,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您好,我是‘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志愿者,在购买生活物资或药品方面有任何需求,可以和我联系。”市文明办依托全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配合基层党组织,及时增强为居民提供代购、代送服务的志愿力量,实现物资配送从商超至社区、社区至居民家“两个链条”无缝衔接。志愿者通过亮明身份、精准服务,切实为百姓解决防疫期间的“急难愁盼”问题。吉林市丰满区泰山街道公园社区中央公园小区“松果”志愿团队组建食物供应
  精细督导、积极回应,稳妥处置百姓诉求


  针对群众买菜难、“求医问药”难等诉求,市文明办引导志愿者重点
  应急应需,始终秉持“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


  动员市医疗志愿者协会、市蓝天救援队、市雷电救援队等多家专业应急志愿服务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帮助解决“燃眉之急”,开展重点区域环境消杀,累计消杀面积达万平方米。


  一名求助者的父亲肝癌晚期,因快递停发,急需药品。在市医疗志愿者协会志愿者赵莹的帮助下,不仅解决了断药难题,更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面对专业及时的医疗救助,求助者不住地感谢道:“志愿者的爱心力量太强大了!”市医疗志愿者协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成立了医疗组并加入吉林省“寻医问药”爱心志愿服务队,联动省内“关爱行动”志愿者,跨越千里、传递爱心,为城市居民提供购药、送药,为癌症晚期患者、罕见病患者解决特食特药等生命急需余次。会长张杨介绍说:“协会特别成立了医疗组,就是要充分发挥我们协会所特有的医疗资源,尽最大可能服务市民,用专业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大力宣传,用心讲好志愿服务感人故事


  市文明办注重挖掘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在一线开展防疫志愿服务工作中所发生的感人事迹和暖心故事,在“文明吉林”
  统筹调度,全力做好志愿服务综合保障


  为充分体现对抗疫志愿者的关怀和关爱,市志愿者联合会积极沟通协调,为防疫志愿者落实防疫物资保障,共接收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等组织和单位捐赠的医用防护服、N95口罩等防疫物资共计15批次,按需及时配发至抗疫一线志愿者。同时,按照“自愿参加、应保尽保”的原则,动员广大志愿者积极参加省志愿服务联合会为全省抗疫一线志愿者和新闻工作者免费提供的专项保险,努力为防疫志愿者做好生活保障和心理关怀等工作。同时,市文明办联合吉林麦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市心理学会、北华大学等相关单位,市医疗志愿者协会等专业团队,开通2条松花江疫情防控心理关爱热线,累计招募余名心理志愿者,为辖区居民及一线防疫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累计余人次,并为余名有需求的咨询者提供一对一心理健康疏导服务。


  从勇挑重担的市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到不辱使命、冲锋在防控一线的高新区、经开区、桦甸市抗疫志愿服务队,再到无私奉献、情洒万家的市红十字会爱心救助家园和披甲逆行的市志联华谊志愿服务总队等“关爱行动”志愿服务组织和团队;从忍着腿部伤痛把煤气罐扛到居民家中的志愿者王磊,到既能“送菜”又能“维修”的“大白”李士博和被居民亲切称为“菜篮子”“药箱子”的大三学生志愿者刘书宏、“00后”志愿者黄志强,再到奔赴家乡投身防疫一线的张楠、不服老不服输的“广义大哥”谭广义、在吉林出差当上了志愿者的退伍军人巩建亮等“关爱行动”志愿者……全市7.18万名志愿者用责任和担当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他们勇敢逆行的身影闪烁着点点微光,最终汇聚成璀璨星河,为吉林市的居民群众带去温暖与希望。


  记者:马贺


  来源:彩练新闻

编辑:刘怡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