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朋友,你还记得烟白铁路么?你还记得通往白山镇的列车么?你还记得乘坐从白山镇发出的列车么?你还记得那拖着长长的白烟的蒸汽机车头么?你还记得那满载骨料的骨料车么?你还记得那装满原木的货车么?还有那在列车上、候车室内里等车时的“经济半小时”…………拔毛么?随着白山、红石水电站的建成,水电局的人们逐渐离去,那些往日的辉煌已随风飘散,这烟白铁路和通往白山镇的火车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四)《桦—白小火车》
作者北风
与大火车同期并行的小火车是指那在桦甸~白山镇区间开行的旅客列车,这趟旅客列车属于管内列车,主要用于铁路和白山水电站建设职工通勤之用。这趟旅客列车早上从桦甸县城开往白山镇,晚上从白山镇开往桦甸县城。
当年桦甸站外景
这趟小火车是由蒸汽机车头牵引,蒸汽机也多半是建设牌(或前进牌),之所以称为小火车,是因为车厢比大火车短小,乘员少,列车挂的节数少。一般情况下是挂六节车厢。车厢是老式绿皮车厢,上车的门是梯子踏步露在外面,门凹在里面(新式列车车门与车厢平齐),车门设施简陋,车内过道的门是木制门,车内的座位分两侧并排排列的*色木制靠背椅,木制座椅板条横向一排排的。中间木制茶桌。列车在冬季也是烧煤取暖。列车配有售货车,来回推来推去的售货。每车厢一个列车员管理,列车长一名,配有一名车辆安全员,一名乘警。列车乘务人员有些家住批洲,有些家住桦甸县城里。那个年代有些铁路职工也是水电局子弟,所以水电、铁路人员、地方人员联系是相当密切的。
当年通火车的年代,白山镇市场兴旺
那个年代水电局职工大多数居住在白山镇,其他居住点有长哨、批洲、蒿子湖、头道沟、红石、桦甸县城等地,随着白山水电站建设、红石水电站建设的进展,部分人员由于工作调动,有一个单位调到另一个单位工作,或是水电局子弟陆续参加工作,被分配到与父母居住地外的其他地方工作,还有一部分人员在红石、白山镇分到了楼房,家搬到了工作单位外的地方居住,由居住地到工作地点之间通勤的人员逐渐增多。长哨一个小小的乘降所在高峰时期每天都有百十人上下车,低潮时期,一般情况下也有一、二十人,随着白山水电站建设、红石水电站建设的结束,通勤人数逐年减少。
因停运,现已废弃的桦甸站候车室
记得在白山水电站一期建设的高峰时,我们还在上高中,这小火车每天往返与桦甸、白山镇区间,想去趟桦甸县城里,也不是说去就去的事,生活物资的匮乏,文化娱乐的缺少,坐趟火车出去玩一下也算是件有趣的事,所以,有时在周末会坐着这小火车去批洲亲属家溜达一下,上午去就坐回头车,下午在由批洲大库开出的车回来,或是坐下午白山~桦甸的车去批洲,晚上坐大火车回来。一站为票价0.5元。
当年的小火车也是最后停靠再批洲大库里,每次由白山始发站开出,都是从批洲开来。大约下午3:30到路过长哨,火车路过砬子房那边,都会鸣笛与砬子房看砬子的看护员交换信号,鸣笛的白烟与蒸汽混在一起,形成一天长长的白龙。在家里北望着列车从远处开来,与那蓝天白云、碧水青山,沿江公路上的汽车,构成了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美不胜收。那时经常为这眼前的美景所感染,不禁时常进行素描勾勒出这美妙绝伦的美景。这情景至今还深深印在脑海里,那山、那水、那树木、那蓝天白云让人难以忘怀。
桦甸站的入站口
那通往白山的小火车,随着白山水电站一、二期建设、红石水电站建设的结束,渐渐的失去了它的运营价值,像一群南归的燕子,到了该飞走的日子,就要离开了,又如同一阵风飘然地吹过。随着时间的流逝,那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那趟开行了多年的小火车终于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或许有些人已经把它遗忘在角落里。或许有些人还深深地记起那往日乘坐小火车的往事,或许有些人还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再现辉煌,或许有些人期盼旅游观光列车的开行。然而,历史是不会重演,但愿人们能记住那艰苦奋斗的光辉岁月,记住我们付出的青春和挥洒的汗水,记住那个年代的艰辛,记住那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年3月18日
作者:北风,中水一局子弟,着重写诗歌、散文、随笔。
电子邮箱zhangjifeng
.